本文目录
沈浩波的诗蝴蝶沈浩波经典诗选
沈浩波,1976年生,江苏泰兴人,现居北京。著名诗人,出版人,出版有诗集《心藏大恶》《蝴蝶》《花莲之夜》等。
玛丽的爱情
朋友公司的女总监,英文名字叫玛丽
有一张精致迷人的脸庞,淡淡的香水
散发得体的幽香。名校毕业,气质高雅
四英寸的高跟鞋,将她的职场人生
挺拔得卓尔不群。干活拼命,酒桌上
千杯不醉,或者醉了,到厕所抠出
面不改色,接着喝。直到对手
露出破绽。一笔笔生意,就此达成
我承认,我有些倾慕她
有一次酒后,借着醉意,我对她的老板
我的朋友说:你真有福气,这么好的员工
一个大美女,帮你赚钱
朋友哈哈大笑:岂止是我的员工
还背着她老公,当了我的秘密情人
任何时候,我想睡她,就可以睡
你想一想,一个大美女,驴一样给我干活
母狗一样让我睡,还不用多加工资
这事是不是牛逼大了?
我听得目瞪口呆,问他怎么做到的
朋友莞尔一笑:很简单,我一遍遍告诉她
我爱她,然后她信了!
-----------------------------------------------------
花莲之夜
寂静的
海风吹拂的夜晚
宽阔
无人的马路
一只蜗牛
缓慢的爬行
一辆摩托车开来
在它的呼啸中
仍能听到
嘎嘣
一声
-----------------------------------------------------
在波尔多的一个酒庄里
主人在向我们介绍
他家酿的梅洛红酒
他是个基督徒
他说葡萄酒是耶稣的血
这时我听到窗外
漫山遍野的葡萄树
举起干枯的手,齐声唱道:
不,是我们的血
-----------------------------------------------------
绝望
深夜,他在朋友圈里
发表了一首绝望的诗
赞美他把绝望写得深刻
他整夜守在手机屏幕前
看我们赞美他的绝望
-----------------------------------------------------
寂静的乡村
青壮年走空了的
美丽的乡村
偶尔在路上飘着的人
像个游魂
一只山羊
想象自己是长颈鹿
伸长脖子
够一只柿子
一个老人
没忍住
在长满杂草的路上
强奸了另一个老人
-----------------------------------------------------
告别
我们去看望
肝癌晚期
不久于人世的表哥
喝了两杯茶
聊着聊着
无话可说
起身告别
表哥站在路口
长久地
向我们挥手
汽车向前行驶
越开越远
我们在离开
他仍然
站在原处
挥手
仿佛要离开的是我们
而不是他
仿佛是他
在给我们送行
而他也
确实是在
给我们送行啊
-----------------------------------------------------
七夕
和三个美女
约在一家
环境优雅的
咖啡馆开会
开到傍晚
我提议
一起吃个晚饭
共度七夕
遭到了她们
异口同声
愤怒的拒绝
会议立刻
就散了
-----------------------------------------------------
海风吹过
我和伊沙、侯马、
于坚、黎明鹏
还有宋晓贤
傍晚来到
祖国的南海边
吃大排档
一边吃
一边看着眼前
波浪翻滚的海面
一边还
谈论诗歌
大家都觉得
特别牛逼
可是往往
一阵海风吹过
我们就
不那么
牛逼了
-----------------------------------------------------
森林
就像夜色
从山岗上剥落
少女脱去她的
黑呢子大衣
露出满身
母袋鼠般的温软
十八岁的少女
身体里已经蓄满汁水
像一只金黄的橘子
悬挂在绿沙发的枝头
我在远处看她
用的依然是
少年时的眼神
-----------------------------------------------------
客厅里的父亲
你家客厅
电视正对面的墙上
高高挂着
你父亲的遗像
每次我走进
心里都咯噔一下
为什么要挂在这里呢
我问
我希望父亲
能陪我
看看电视
他生前
从不陪我。
然后
你问我
你知道为什么
被抽耳光时
鲜血总是从
嘴角流出来吗?
我一楞
还真没想过
小时候
父亲经常揍我
他抽我耳光时
嘴唇狠狠撞击牙齿
鲜血就会流出来
中国诗究竟比西方诗差在哪
个人并不觉得中国诗歌比西方诗歌差,各个文化都有其本身的内涵与特色,都是世界文化中瑰丽的宝藏。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古诗词华美隽秀,读之令人口齿留香。
但是如果你真的需要论证所谓的差在哪里,百度搜索可以找到这么一种说法。我复制一下。
诗歌生态环境的差距
(接上文)提到诗歌生态环境的差距,很多人会提到德里达的“文本之外,一无所有”,认为诗歌的生态环境并不能左右优秀诗人的创作,更构不成中西文化的差距所在,事实上这只是场美妙的幻觉,诗人的创作当然可独立于各种外在制约因素之外,但传播却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因为传播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试想,当你的文本被社会屏蔽的时候,读者又怎么知道你呢?又拿什么去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代言呢?因此,当一个时代优秀诗人的创作和传播产生暌乖时候,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留给世界的只能是“假象”,比如当我们把文革时期的“歌德体”当作民族精英跟西方世界交流的时候,难免不给世界留下这个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浅薄的、低级趣味的等等印象。而且,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还直接影响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因为文学史就是在这种制约下生成的产物,就拿《诗经》和《易经》来说吧,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但若跟比之更早年代诞生的《易经》相比,象征隐喻技巧就跟个小孩子一样,充其量只能算一本大众文化的合集,那么真正有能力跟《易经》并驾齐驱的那本精英文化的《诗经》哪去了呢?若根本没有,那《易经》中博大精深的象征隐喻技巧又从哪里来呢?难道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都不写诗专门写卦辞?难道《易经》是外星人所写?因此,假如另外一本“学院派”《诗经》能传世的话,中国诗歌的成就绝对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可能今天的所谓“诺奖”可能就是中国的庄子奖、屈原奖了,这从自屈原、庄子后中国诗人越来越倾向“小文人化”“个人化”写作现象,便是最好的明证,可见诗歌的生态环境对诗歌艺术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
批评家缺失,诗人写作沦为“存在即合理”
自古以来批评家和诗人便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我们常说的“死人死在批评家手里”,也是基于这种矛盾对应关系而言的。在这组矛盾对应关系中,批评家强调理性和一般性,诗人强调感性和个别性,这种对峙如同风筝和风筝线的对峙一样,批评家既规约限制了诗人,又成全了诗人,不至于让诗人成为绝对自由的风筝在撒了几个欢之后一头栽下来,因为那根线的另一头是受众牵着,批评家只是为受众和诗歌艺术体系服务的“质检员”。但在中国的今天这种对峙已然不存在了,因为批评家身份已被“吹捧家”取代了,那么所谓的“批评效果”自然可有可无了。
批评家正在丧失独立人格
批评家放弃批评义务便意味着他已经“失业”了,若再沦为无原则的吹捧家,更是走向了批评的反面,但当前这样的反面典型却不是个别现象,甚至已成为司空见惯,几乎每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三五流诗人都可轻而易举笼络到一大堆知名吹捧家。比如,前不久方方曝出的的“中央体”事件,参与吹捧的竟然是类似谢冕、屠岸、杨匡汉、吴思敬、陈定家、夏可君、祁人......等等业内德高望重的行业“领英”,名单中的博士、教授竟然排不上号。再如“啸天体”获鲁奖事件,带头“吹箫”的竟然是挂着部长、主席等一堆响亮头衔的大人物王蒙......,那么,“中央体”“啸天体”当真杰出伟大到空前绝后千古绝唱地步了吗?恐怕街头那些摆地摊卖大力丸的都不相信。
批评家的从业资格也值得怀疑
批评家究竟为哪些诗人服务?毫无疑问自然是那些在文本思想和艺术形式上取得双重突破的优秀诗人,以奖励他们对诗歌艺术发展史所作的贡献,并将他的新发现第一时间传导给整个诗歌界。但中国的评论家却大都是为那些随机化的感性诗服务的,几乎每一个青春期美女诗人的背后都站着一大堆著名评论家,让人纳闷,你在学校里学习的西方那些专业化理论对这些感觉诗能用得上吗?感觉性的东西本就是即时性的过眼云烟,根本无法与诗歌批评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让一个批评家去为它服务,等于“使出杀谭嗣同的力气,杀了一只鸡”(陈先发语)。很显然这些所谓的批评家的从业资格很是值得怀疑,按理批评家首先应是优秀的诗歌鉴赏家,才谈得上诗歌批评的问题,但中国批评家的身份是用文凭来堆积的,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似乎多读了几本文学批评理论就能当批评家,这便失去了与诗歌这种性灵之物(并不等于前面的感性)对峙的资格,试问你根本没有鉴赏诗歌的天分你又如何敢对人家品头论足呢?因此,中国所谓的理论文章都有如下特征:
不敢举例
对于文学批评而言,论据例证的有效性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没有例证便不是诗论而是“诗话”,诗话根本不需要评论家来写,诗人的诗话比之高了n个档次不止,因为一线诗人对诗歌所说出的直接经验远胜于道听途说。批评家“不敢举例”的原因无非两点,其一,怕得罪人,干脆不举。其二,无底气,吃不准,只好举证人所共知的极端例子。这两点都是批评家的大忌,试问,仅仅靠现象的归纳与罗列,如何证明你文章的原创性呢?因为这些现象本就来自社会的集体观察。比如,德明博士刊载于《星星理论月刊》的头条文章《口语诗的十宗罪》,十条罪名竟然抓不住一个“罪犯”,那么,阅读者除了收获一个“口语诗有罪”的概念之外,还有什么用处呢?明天再有人发一篇《书面语二十宗罪》,好了,中国诗人就干脆别写诗了,写口语诗有罪,写书面化诗也有罪,这不起了反作用吗?至于那些现象,地球人早都知道n年了,你现在说出来不晚了三秋吗?而专举那些极端脏乱差例子的文章更是差劲,与其说是在批判假丑恶,倒不如说是“助纣为虐”,比如,本来沈浩波的”一把好乳”,尹丽川的“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根本不够纸媒的发表资格,仅仅在小范围危害诗歌生态环境,结果因为评论家的论证反而被重复发表了千万次,由网络又波及到了传统大众媒体,这些平庸诗人反而混成了名人。因此,针对这种网络兴起的极端现象还是在网络消化比较好,纸媒的传播除了增加危害性和大众对诗人以偏概全的敌视外,没有任何正面作用。
不敢有观点
在近些年名家文章的阅读中,除了见到郑敏先生几篇有真正具备独立见解的理论文章外,大部分文章都很难上升到原创理论的高度,甚至很多知名理论家都是在引用外来语过程中根本没能力消化便拿去忽悠人了,比如谢冕整天挂在嘴边的“诗人的创作是贵族化的,但传播是大众化的”,人家这句话是对诗歌创作行为的本质所做的哲学化命名,但他所用的地方却是回答诗歌是贵族的还是大众的。这类似说,“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所有的孩子都是领袖”,一个是“行为”,一个是行为结出的“果实”,两个截然不同的命题怎么能混在一块呢?前者当然是伟大的,因为都要经历十月怀胎之苦,但不能因此说,所有的孩子都成了一种孩子。同理,尽管诗人的创作过程都有着“替天传道”般的高贵,但诗人毕竟首先是社会人,终究将服务于人性,因此,他们的作品既有《离骚》、《天问》、《秋兴八首》这样的贵族文化,也自然有“锄禾日当午”、“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这样的大众文化,但二者都是诗,省略掉任何一种都不是诗歌艺术的存在本质。
正是因为中国批评家没能力与诗人成为一个矛盾统一体,这导致诗歌批评与诗人的创作距离越来越远,目前甚至已经远到“看不见”的地步,几乎每一个中国理论家的简历上都写着发表了xx、xxx、xxxx等等名目众多的诗歌理论刊物,但这些刊物大部分诗人却连听都未听说过,更不用说受益了,即便刊载到网络,也是基本无人问津。这对中国诗歌来说不得不说是灾难,一方面,少了批评家这层过滤网的经典、名作,严密性都值得怀疑,另一方面也造成翻译家的困扰,影响中国诗的传播。比如,冯至的《蛇》,我的寂寞是条蛇,这条叫“寂寞”的蛇还会相思,岂不等于说,寂寞会相思?若按原文翻译,西方读者会不会把责任全推到翻译家身上?总不能说那个诗人是脑残吧。
中国的编辑和评委都不是诗坛自我选择的结果,和那些官方批评家一样,大部分都是诗歌平庸、观点平庸、性格和蔼的老好人(11评委仅有2人不投“啸天体”便是明证),而且这种“老好人”的近亲繁殖现象还在继续中,那么,在体制不需要诗歌作为吹鼓手的和平年代,中国所谓大奖诗、名家诗都成了和他们一样的“掐头去尾留中间”,便不奇怪了。但他们自己却感觉不到平庸(要是知道平庸,他们也不会那样写),反而认为那就是是中国最好的诗。比如,针对读者对“羊羔体”“啸天体”铺天盖地的指责,评委们反而泰然自若振振有词,丝毫也感觉不到内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自己写的就是那种不痛不痒的温吞水,自然对这种中产阶级饱嗝熟视无睹了,这类似那个捉不住妖精的猪八戒,只承认自己是天蓬元帅,却从不承认自己是猪。当你指责他们平庸的时候,他们偶尔也会把些少男少女的卖萌诗拿出来当先锋,诸如看见父母做爱、洗澡摸到私处等等,他们大概以为,中国诗歌的读者也跟那些明星身后的“追腥族”一样,嗅到点鱼腥味便飘飘欲仙了。
针对当前编辑评委诗歌鉴赏力的差距,我们是强求不了的,毕竟诗歌技艺直接来自水滴石穿的写作训练,我们不能强求他们去发现比他们写作水准更高者的技术漏洞,但我们可以对他们这种“战术”上的低能容忍,但却不能容忍他们“战略”上的目盲,因为他们毕竟掌握着诗歌界纸质媒体的话语权,能左右千万初学者的写作方向。何谓诗歌鉴赏的“战略”?当然是对当前世界整个发展局势的宏观把握以及对世界诗坛的总体发展态势把握,前者决定着诗歌创作的精神方向,后者决定着诗歌发展的艺术方向。
对诗歌精神引领上的差距
所谓“诗歌精神”就是诗人的担当精神与使命感,尽管我并不主张诗人的写作离政治太近沦为政治炮灰,但也不希望成为不问世事的“缩头乌龟”,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是,在大众报纸、电视、电台等等都能公开报道的事件,诗人反而失去了介入资格,似乎诗人要比报刊评论员、杂文作者低上一等,这些编辑的“公民意识”实在让人怀疑。那么好吧,具体的社会现实你可以不介入,诗人追寻终极价值、普世价值、永恒真理的写作你总该提倡吧,遗憾的是,这种有格局、有体量、有深度的诗歌也被他们封杀掉了,似乎中国诗人都成了些胸无大志的酒囊饭袋,总不能等到那些诗人获取了诺奖,你再返回头找人家发表吧?!
对艺术方向引领上的差距
作为一个编辑,最起码应该知道当前国际诗坛的总体发展格局是怎样的,最起码能分清什么是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我们毕竟不能关起门随便捏造一种体例来妄自尊大,因为对于新诗我们毕竟是世界诗坛的后来者,但当前这种通过“二次发明独轮车”而冒充“电动车”的现象在官刊已是司空见惯,如果因此说当前这些官刊编辑就是拖中国诗歌后腿的人,恐怕半点也不为过。如《诗刊》近期每月诗星栏目沈浩波的诗:
《那些疲惫的脸》
【沈浩波】
那些疲惫的脸
那些疲惫的
水蛭吸够了鲜血
慢慢浮肿的脸
那些浮肿的脸
那些浮肿的
黄昏沉浸在恍惚中
慢慢晦暗的脸
那些晦暗的脸
那些晦暗的
灵魂填入磨盘
慢慢模糊的脸
那些模糊的脸
那些模糊的
眼神吐出气泡
慢慢幻灭的脸
那些幻灭的脸
那些幻灭的
乌云被光线驱逐
慢慢苍白的脸
那些苍白的脸
那些苍白的
人生被巨锤击中
慢慢粉碎的脸
那些粉碎的脸
那些粉碎的
绝望被时间舔平
慢慢麻木的脸
那些麻木的脸
那些麻木的
记忆泛起涟漪
慢慢忧伤的脸
那些忧伤的脸
那些忧伤的
水汽蒸发到空中
慢慢湿润的脸
那些湿润的脸
那些湿润的
土地长出青草
慢慢温柔的脸
假如沈浩波从西方搬来的上世纪早已淘汰的下半身概念,算是“二次发明自行车”的话,那么这首所谓“诗星”作品充其量就是“二次发明独轮车”,因为这种老掉牙的主观化浪漫主义象征早已被诗坛淘汰一百多年了,假如这种有句无篇的主观化抒情在西方还能存在点微乎其微(西方有宗教传承)的传播效果,在中国却丝毫没有用处,因为其有两大先天缺陷:其二,缺少明确的客观对应物,让批判效果近乎零,比较类似我们常说的“保健品写作”,什么病都能治,又什么病也治不好。其二,受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驾驭,作为抒情主体的“我”极易成为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的化身,令读者成为其个人的被动崇拜者。我们回头看看几十年前艾略特对这种淘汰诗所作的评价吧:
“浪漫主义的错误不仅在于天真地相信人性本善,而且过于沉溺于自我,如同“邪魔附身”,导致诗人在骄傲的孤绝状态中扮演了上帝替身的角色,夸大了个人见解的真理价值,虚构出一个被相对性统治的道德宇宙,越来越与存在的现实脱节,因而是一种异端。”。
我们再看看著名诗人雷平阳与之写的评语:
沈浩波的“我”,从来没冒充耶稣释迦牟尼,也不是诗歌界满眼都是的伪道士中的一个。这一个“我”,血性、邪念、悲悯、讨巧、装佯、焦灼、无奈、反讽、自虐、尖酸、决死、冷漠、悲怆……什么样的现代性的羊杂碎都掺杂在一起,仿佛就是为了对应轰轰烈烈地高速运转的时代的搅肉机。这个“我”不怕粉身碎骨,常常又能借尸还魂;这个“我”是其反对者的时代性同谋又是反对者原则上的掘墓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沈浩波谲诡殊甚,像戏剧中的潜伏者,他深谙对手的花招、软肋和强势,并能与之周旋,然后再用对方的言辞,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恶之花,预支我们共同的末日景象。
假如沈浩波这首诗算是对上世纪浪漫主义象征诗的“二次发明独轮车”,这段评语就类似赵高时代的指鹿为马,因为这段评语对这首诗而言纯粹就是一百八十度相反的胡诌八扯,这首诗的写作主体所扮演的正是释迦牟尼、耶稣基督身份,此刻“他”正居高临下地端坐在云彩里,看着众生在受苦受难忧心忡忡,仿佛马上就按落云头,开始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这样的胡诌评语配上这样老套的诗,还他妈的“诗星”,这个《诗刊》编辑的智商的确值得怀疑,你说这算哪门子的引导潮流,不典型的误人子弟吗?!
“福利”差距
如果诗人的稿费、出场费、授课费等也算一种“福利”的话,如果社会对诗人这一身份的尊重也算一种“软福利”的话,便令我想起诗人西川说过的一句话:“诗人生在中国真是太不幸了”,关于这点我不想重复说,因为一篇以西川这句“名言”为题的文章在网上已流传很久,大家不妨搜搜看看。在此我只想说说因此造成的对诗歌的伤害:
1, 青春期写作成了“中国诗”的代言人
尽管写诗并不是一种职业,尽管任何一个时代也不需要专业诗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一个行业(尽管业余行当)内让大多数参与者都感到索然寡味的时候,必然影响到这个行当的健康发展与成就。我们回顾一下百年新诗的发展史便可轻易发现,凡是中国官方搞得任何一次所谓诗歌排名活动,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青春期排名史,无论建国前的徐志摩、戴望舒、还是近三十年来的北岛、舒婷、顾城、海子、席慕蓉、汪国真等等莫不如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除了一部分英年早逝意外成名原因外,大多数人都改换门庭拜倒在了更实惠的小说、随笔、散文甚至书法、绘画门下,这样便将写作高峰留在了青春期,拿这种清汤寡水的青春期幼稚作品代表中国跟西方老而弥坚的大师写作去pk,不就是典型的鸡蛋碰石头吗?这不得不说是新诗的灾难,因为若西方诗人写出代表作的平均年龄应该在35—45岁之间的话,那么,当前中国诗人写出代表作的平均年龄45—55岁才是合理的,因为我们至少要比人家多出十年来修复古诗与新诗之间的传承断裂。
2,大学生读不懂现代诗
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基于社会需要而存在而发展,诗歌艺术更是基于社会需要的核心部分——灵魂救赎,但由于我们的教材几十年不变化,都是些老掉牙的非现代诗坐庄,而在网络催动下现代诗更新换代的进化速度又太快,在大众媒体又基本拒绝诗歌的前提下,便令诗歌与中国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今甚至连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很读懂一首现代诗了。这能不是诗歌的灾难吗?拿上世纪的“中国经典”参与国际竞争,人家能不说中国诗差吗?拿老掉牙的世界观去对新一代人完成灵魂救赎,人家能不反感吗?所以当前的”娱乐致死“的社会风气,与一脉承传的“诗教”功能丧失有着直接的关系。
瞻望
毫无疑问,在网络出现之后,体制的影响明显在弱化下去,那种“歌德体”现象即使再出现,也已经左右不了诗歌精英文化部分发展趋势的大局,至于文联、作协、诗歌学会等等体制内诗人自娱自乐的“同性恋评奖”、按资排辈的研讨会、交流会、采风会等活动,其“成果”也将逐渐归入诗歌即时消散的大众文化范畴,甚至沦为娱乐事件。至于真正的民间精英诗人可能开始阶段被迫陷于网络、民刊流传,但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的大众化普及,最终也会被大众所接受,因为一切的精英文化都在向大众文化嬗变是一条铁的规律,一个时代想再埋没一本精英文化的《诗经》办不到了。因此,对以上的显在差距我还是很乐观的,但对隐藏在这些显在现象背后的另一个潜在差距反而是我更担忧的——现行的体制是很难允许超过马xx的大思想家出现的,思想家出现不了,将使整个文化领域受到制约,即便出现侥幸获得诺奖的诗人,也不会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力。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诗人
潘正伟,笔名夕阳匆匆,中国当代诗人、词人、散文家,70后,籍贯云南祥云,2008年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得稿费95元人民币,现居夕阳匆匆古城。
夕阳匆匆潘正伟作品众多,创作了当代中国最悠闲、最释怀的作品《南诏重游》,创作了当代中国藏头诗巅峰之作《王者之音》,创作了当代中国最悲愁的诗作《千秋余愁》;代表作品《永平霁虹桥怀古》与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并称为“古今惊涛骇浪四大名作”。
夕阳匆匆潘正伟名言佳句较多,从公开发表的《中国当代诗人夕阳匆匆潘正伟经典语录》来看,共有是10辑汇编问世,每辑选录16句,共计160句:
1. 平凡世界多辛酸,
幸福路遥隔重山。
──夕阳匆匆潘正伟《纪念路遥诗二首》
2. 苦难人生不觉痛,
忙里却把百花种。
──夕阳匆匆潘正伟《纪念路遥诗二首》
3. 沧海桑田几多次,
一切磨难等闲事。
──夕阳匆匆潘正伟《王勃之殇》
4. 雨后长空雁哀鸣,
回首笑看天际云。
──夕阳匆匆潘正伟《偶像倒塌》
5. 风清云淡回望月,
往事凄凄烟雨灭。
──夕阳匆匆潘正伟《乡关回眸》
6. 悲欢愁喜不轻诉,
人生处处荆棘路。
──夕阳匆匆潘正伟《乡关回眸》
7. 回眸乡关出走处,
犹见当年海棠树。
──夕阳匆匆潘正伟《乡关回眸》
8. 万流奔涌相激荡,
无风自起惊涛浪。
──夕阳匆匆潘正伟《永平霁虹桥怀古》
9. 人生终极非名利,
千年流芳唯正气。
──夕阳匆匆潘正伟《永平霁虹桥怀古》
10. 忘却失意千百次,
人生有志成万事。
──夕阳匆匆潘正伟《重上博南山》
11. 人间多少芳华事,
烟飞烟灭一瞬间。
──夕阳匆匆潘正伟《大理无为寺吟颂》
12. 春花秋月已看惯,
初心不负唯向善。
──夕阳匆匆潘正伟《大理无为寺吟颂》
13. 继往开来面貌新,
强大自信胜古今。
──夕阳匆匆潘正伟《王者之音》
14. 相依相聚两相难,
笛声阵阵寸断肠。
──夕阳匆匆潘正伟《承诺之痛》
15. 心静自风流,
忘尽千般愁。
──夕阳匆匆潘正伟《路遥进京领奖》
16. 苍茫大地问所求,
青山无语不解愁。
──夕阳匆匆潘正伟《异乡问寻》
17. 天涯海角遍芬芳,
人生无处不故乡。
──夕阳匆匆潘正伟《异乡问寻》
18. 莫道西风不待见,
大爱无疆自有日。
──夕阳匆匆潘正伟《巅峰人生》
19. 人生迷茫困惑时,
灯火阑珊寻觅处。
──夕阳匆匆潘正伟《巅峰人生》
20. 斗转星移潮起落,
成败留与后人说。
──夕阳匆匆潘正伟《巅峰人生》
21. 呜咽江水辗转流,
铁索悠悠行人愁。
──夕阳匆匆潘正伟《古桥寻梦》
22. 瑟瑟江水大桥前,
前世今生醉红尘。
──夕阳匆匆潘正伟《古桥寻梦》
23. 是非曲直烟云散,
千古风流成绝唱。
──夕阳匆匆潘正伟《无为将军千秋吟》
24. 悠悠岁月匆匆逝,
光阴抹平过往事。
──夕阳匆匆潘正伟《古街叹息》
25. 短暂人生几十年,
一声叹息意缠绵。
──夕阳匆匆潘正伟《古街叹息》
26. 依稀故乡睡梦里,
夜半雨打枇杷声。
──夕阳匆匆潘正伟《雨困龙门李子树》
27. 迷茫环顾时,
不见寻觅处。
──夕阳匆匆潘正伟《四十之惑》
28. 聚散离别两依依,
此去一别无归期。
──夕阳匆匆潘正伟《水映残月》
29. 兴浓千杯少,
醉酒不知晓。
──夕阳匆匆潘正伟《遇友唯欢》
30. 争艳百花竞绽放,
芬芳春意更别样。
──夕阳匆匆潘正伟《风华岁月》
31. 人生短暂逝如风,
衷肠未诉各西东。
──夕阳匆匆潘正伟《承诺之痛》
32. 重回佳人寻觅处,
物是人非泪朦胧。
──夕阳匆匆潘正伟《匆匆那年》
33. 徐徐晚风扑面来,
依岸青山隐隐去。
──夕阳匆匆潘正伟《西湖泛舟》
34. 人生朝露转瞬逝,
不负初心少年志。
──夕阳匆匆潘正伟《西湖泛舟》
35. 袅袅炊烟腾空起,
天高云淡风不语。
──夕阳匆匆潘正伟《情驻东庄》
36. 今朝离别泪依依,
何年何月是归期?
──夕阳匆匆潘正伟《忆东庄村脱贫攻坚》
37. 元梅花桥映东庄,
威武雄壮博南山。
──夕阳匆匆潘正伟《忆东庄村脱贫攻坚》
38. 脱贫攻坚鼓声震,
热血男儿赴一线。
──夕阳匆匆潘正伟《忆东庄村脱贫攻坚》
39. 凝眸不语心淡然,
转身难抑寸断肠。
──夕阳匆匆潘正伟《违心诀别》
40. 为求一个字,
思量十余次。
──夕阳匆匆潘正伟《执着人生》
41. 琢磨复琢磨,
不知日头落。
──夕阳匆匆潘正伟《执着人生》
42. 今有几多洒脱者,
能为正义把命舍?
──夕阳匆匆潘正伟《潘正伟祭屈原》
43. 荣辱兴衰置身外,
淡雅清新人自在。
──夕阳匆匆潘正伟《淡雅人生》
44. 过往云烟多少事,
永葆初心昂扬志。
──夕阳匆匆潘正伟《厉害了我的国》
45. 天涯遇知己,
相思泪如雨。
──夕阳匆匆潘正伟《天涯倦客》
46. 坎坷旅途多险坡,
万种风情谁人说。
──夕阳匆匆潘正伟《无怨青春》
47. 不堪那年花季雨,
浩瀚烟波延万里。
──夕阳匆匆潘正伟《烟雨思忆》
48. 贫贱不移凌云志,
笑傲江湖烟云事。
──夕阳匆匆潘正伟《高考江湖》
49. 得意人生心舒畅,
人鸥互戏共浪漫。
──夕阳匆匆潘正伟《洱海游记》
50. 伤心一别两茫茫,
十年相思寸断肠。
──夕阳匆匆潘正伟《茫茫相思》
51. 天涯倦客心欲裂,
举头唯见天际月。
──夕阳匆匆潘正伟《茫茫相思》
52. 心似秋水任凭流,
流尽千般绵绵愁。
──夕阳匆匆潘正伟《秋水余晖》
53. 漫漫人生不留恨,
扫尽愁云福自现。
──夕阳匆匆潘正伟《秋水余晖》
54. 悠悠白云枉自恋,
最是难忘初遇见。
──夕阳匆匆潘正伟《秋水余晖》
55. 环顾凄雨冷风中,
芳华烟云转头空。
──夕阳匆匆潘正伟《沧桑风云》
56. 无尽过往诉不休,
回眸青春几度秋。
──夕阳匆匆潘正伟《残阳断桥》
57. 蹉跎万事古今稀,
绵绵此情无绝期。
──夕阳匆匆潘正伟《云南山茶赋》
58. 一人伫立高墙外,
十字路口复徘徊。
──夕阳匆匆潘正伟《游巍山古城》
59. 山盟海誓逝风中,
残月冷照千秋松。
──夕阳匆匆潘正伟《悠悠同窗》
60. 卿乘车马君自走,
戴笠布衣不扣首。
──夕阳匆匆潘正伟《悠悠同窗》
61. 我乘车马遇君走,
铁定陪君醉三宿。
──夕阳匆匆潘正伟《悠悠同窗》
62. 仰天开怀啸,
忘却万般苦。
──夕阳匆匆潘正伟《少年佳梦》
63. 往事如烟心碎裂,
思念遥寄空中月。
──夕阳匆匆潘正伟《逼上梁山》
64. 世态炎凉我独行,
天地自有一片晴。
──夕阳匆匆潘正伟《逼上梁山》
65. 霞光山色相辉映,
碧水云天汇一色。
──夕阳匆匆潘正伟《深山寻迹》
66. 曲幽小径独漫步,
闻得暗香一处处。
──夕阳匆匆潘正伟《幽径寻香》
67. 年少无知轻别离,
别后方知情难绝。
──夕阳匆匆潘正伟《初心踪影》
68. 初心踪影寻觅处,
崇山峻岭隔断路。
──夕阳匆匆潘正伟《初心踪影》
69. 感慨人生万事空,
半醒半梦逝风中。
──夕阳匆匆潘正伟《初心踪影》
70. 花未开全花之幸,
月未满盈月之福。
──夕阳匆匆潘正伟《花月之幸》
71. 花月相映成幸福,
半幸半福人生足。
──夕阳匆匆潘正伟《花月之幸》
72. 天涯不相见,
轻风传忆念。
──夕阳匆匆潘正伟《青春故事》
73. 明月照窗前,
蝉声意绵绵。
──夕阳匆匆潘正伟《一梦千年》
74. 夜深人入梦,
一梦梦千年。
──夕阳匆匆潘正伟《一梦千年》
75. 徐徐杨柳习习风,
相思寄于晚风中。
──夕阳匆匆潘正伟《鸳鸯潭记》
76. 身似水中萍,
风雨无力停。
──夕阳匆匆潘正伟《潘金莲之千年叹息》
77. 狭缝追逐梦,
不遇同路人。
──夕阳匆匆潘正伟《潘金莲之千年叹息》
78. 多情枉费送,
天地难撼动。
──夕阳匆匆潘正伟《潘金莲之千年叹息》
79. 人间美味齐,
神仙犹不及。
──夕阳匆匆潘正伟《山珍海味》
80. 回眸出走处,
炊烟伴云雾。
──夕阳匆匆潘正伟《山珍海味》
81. 燎原星火终成势,
热血铸就初心志。
──夕阳匆匆潘正伟《初上井冈山》
82. 恨不相逢在当年,
我本铮铮傲骨人。
──夕阳匆匆潘正伟《初上井冈山》
83. 热血洒尽救众生,
正气永葆天地间。
──夕阳匆匆潘正伟《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84. 幽幽竹林轻摇曳,
碧血浸透红土地。
──夕阳匆匆潘正伟《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85. 曾经天下第一山,
心驻井冈不寻芳。
──夕阳匆匆潘正伟《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86. 轻声又细语,
不惊英魂灵。
──夕阳匆匆潘正伟《上井冈山祭英烈》
87. 孑然执着世间走,
初心即定不回首。
──夕阳匆匆潘正伟《初心即定》
88. 蜂蝶恋恋绕花丛,
百花争艳馨香浓。
──夕阳匆匆潘正伟《风花雪月初心情》
89. 百折不屈心灿烂,
何惧狂风惊涛浪。
──夕阳匆匆潘正伟《风花雪月初心情》
90. 酸甜苦辣扶贫情,
攻坚精神永伴行。
──夕阳匆匆潘正伟《东庄记忆》
91. 心心相印互提携,
浓情滋润苦岁月。
──夕阳匆匆潘正伟《知音万岁》
92. 物是人非伤心地,
靓丽风景随风去。
──夕阳匆匆潘正伟《伤心人民路》
93. 今宵情浓今宵醉,
流尽几多离别泪。
──夕阳匆匆潘正伟《在那小河淌水的地方》
94. 觅寻素荷韵香味,
几度徘徊意缠绵。
──夕阳匆匆潘正伟《双廊赏荷》
95. 悠悠余香味清馨,
一杯铭饮品古今。
──夕阳匆匆潘正伟《离天空最近茶园赋》
96. 辛勤汗水筑神话,
博南山茶甲天下。
──夕阳匆匆潘正伟《离天空最近茶园赋》
97. 万千苦难等闲事,
不负乡关出走志。
──夕阳匆匆潘正伟《诗人先知》
98. 有心留香香远去,
无意争春春自来。
──夕阳匆匆潘正伟《落花成泥》
99. 半生漂泊有谁怜,
醉忘今夕何夕年。
──夕阳匆匆潘正伟《致那些挥之不去的青春》
100. 蛙声连连夜难眠,
忘尽过往有几人?
──夕阳匆匆潘正伟《致那些挥之不去的青春》
101. 青春岁月渐逝去,
往事烟云成记忆。
──夕阳匆匆潘正伟《痛并快乐着》
102. 一切过往付水流,
几人欢喜几人愁。
──夕阳匆匆潘正伟《另类丰碑》
103. 捍卫净土守底线,
虚名浮利不迷恋。
──夕阳匆匆潘正伟《底线守候》
104. 初心只唱正气歌,
是非听凭后人说。
──夕阳匆匆潘正伟《底线守候》
105. 平生自负非等闲,
文章千年泣鬼神。
──夕阳匆匆潘正伟《底线守候》
106. 忠诚教育献余生,
桃李芬芳满人间。
──夕阳匆匆潘正伟《一生忠诚》
107. 秋高气爽昂扬志,
欲与天公一比试。
──夕阳匆匆潘正伟《军歌嘹亮》
108. 一草一木一方地,
一诗一人一片天。
──夕阳匆匆潘正伟《岁月无声》
109. 日出日落春常在,
人间难寻千年人。
──夕阳匆匆潘正伟《心头无雨》
110. 心头无雨晴遍天,
淡泊名利赛神仙。
──夕阳匆匆潘正伟《心头无雨》
111. 人生磨难千万般,
苦尽甘来百花香。
──夕阳匆匆潘正伟《成败释然》
112. 葫芦丝响心悠悠,
时光荏苒又一秋。
──夕阳匆匆潘正伟《踏寻状元足迹》
113. 又到中秋日,
暗怨日落迟。
──夕阳匆匆潘正伟《中秋思绪》
114. 明月升起时,
天下共思亲。
──夕阳匆匆潘正伟《中秋思绪》
115. 生生不息力争上,
日出日落终灿烂。
──夕阳匆匆潘正伟《西楼回首》
116. 月亮最是故乡明,
阴晴圆缺永伴行。
──夕阳匆匆潘正伟《故乡明月》
117. 帝王将相转瞬逝,
不朽文章千秋事。
──夕阳匆匆潘正伟《一生何求》
118. 起起落落平常事,
聚聚散散皆是缘。
──夕阳匆匆潘正伟《旧梦随风》
119. 一步之遥距千里,
门里门外两重天。
──夕阳匆匆潘正伟《践行无涯》
120. 锦绣江山美如画,
心胸博达霸天下。
──夕阳匆匆潘正伟《博达天下》
121. 神雕大侠远走日,
巍峨苍山飞雪夜。
──夕阳匆匆潘正伟《江湖永在》
122. 人在江湖苦难行,
是非恩怨有谁明。
──夕阳匆匆潘正伟《江湖永在》
123. 生平唯认真理事,
正义首当求其次。
──夕阳匆匆潘正伟《初心永恒》
124. 千秋功过非与是,
誓死不改初心志。
──夕阳匆匆潘正伟《初心永恒》
125. 曲毕事终人心碎,
千古伤心万般泪。
──夕阳匆匆潘正伟《人生世界》
126. 苍山一夜白了头,
残雪消融几许愁。
──夕阳匆匆潘正伟《苍山动容》
127. 人人心中皆有梦,
泪眼笑看风云弄。
──夕阳匆匆潘正伟《苍山动容》
128. 大道迢迢漫无边,
理想至上高于天。
──夕阳匆匆潘正伟《苍洱春天》
129. 男儿意志坚如铁,
一生忠诚伴日月。
──夕阳匆匆潘正伟《一路前行》
130. 逐鬼驱魔一万年,
但求世间遍清廉。
──夕阳匆匆潘正伟《痴狂诗人》
131. 诗情画意谱经纬,
人心自在净如水。
──夕阳匆匆潘正伟《故土当年》
132. 轻风不识君颜面,
旧影依稀梦里现。
──夕阳匆匆潘正伟《梦里依稀》
133. 世间沧桑几多次,
最忆过往云烟事。
──夕阳匆匆潘正伟《博南古道踏寻》
134. 尘世喧嚣无尽头,
一斛浊酒解千愁。
──夕阳匆匆潘正伟《杯酒解愁》
135. 杨柳无意随风舞,
奈何根深陷泥土。
──夕阳匆匆潘正伟《风中杨柳》
136. 漫天花雨伴风飞,
无尽思念寄天边。
──夕阳匆匆潘正伟《那年梨花开满枝头时》
137. 生平淡泊志,
无意求其次。
──夕阳匆匆潘正伟《一个副教授的人生交待》
138. 当年同学犹挂记,
无聊火车隔空忆。
──夕阳匆匆潘正伟《无聊火车》
139. 天涯倦客步难移,
青山隐隐乡关离。
──夕阳匆匆潘正伟《故土离愁》
140. 沧桑漂泊许多年,
故土清香伴入眠。
──夕阳匆匆潘正伟《故土离愁》
141. 一杯浑浊酒,
寄解千古愁。
──夕阳匆匆潘正伟《千秋余愁》
142. 雪融入地悄无声,
月映苍洱山水间。
──夕阳匆匆潘正伟《心随秋动》
143. 忙碌人生为哪般,
恰似花儿留芬芳。
──夕阳匆匆潘正伟《心随秋动》
144. 铁骨铮铮赴前程,
今生只做正气人。
──夕阳匆匆潘正伟《铁血丹心》
145. 粉嫩桃花似君面,
仰天长叹空留恋。
──夕阳匆匆潘正伟《岁月记忆》
146. 千年沧桑成正道,
万花丛中我独俏。
──夕阳匆匆潘正伟《人间正道》
147. 回眸一笑泪流归,
奈何岁月无情催。
──夕阳匆匆潘正伟《翠湖之恋》
148. 风平浪静后,
青山复依旧。
──夕阳匆匆潘正伟《乡关旧梦》
149. 古栈小道灯昏沉,
孤影对杯天涯人。
──夕阳匆匆潘正伟《古栈醉影》
150. 有限人生无限愁,
是非成败皆风流。
──夕阳匆匆潘正伟《古栈醉影》
151. 青春年少努力过,
无愧初心对与错。
──夕阳匆匆潘正伟《那年那月那西湖》
152. 迷途桃源百花开,
花丛如谜难以猜。
──夕阳匆匆潘正伟《桃花岛游记》
153. 一心为公无杂念,
人生无愧敢直面。
──夕阳匆匆潘正伟《沧海横流》
154. 云来雨去寻清新,
淡雅一生慰我心。
──夕阳匆匆潘正伟《沧海横流》
155. 愿为花丛根下土,
不争世间一缕光。
──夕阳匆匆潘正伟《春节记忆》
156. 年年赏花花相似,
唯有赏花人不同。
──夕阳匆匆潘正伟《山河灿烂》
157. 千般雕琢炫灿烂,
世间几人识真相?
──夕阳匆匆潘正伟《陋石命运》
158. 天涯奔波迷茫时,
故乡一杯清香茶。
──夕阳匆匆潘正伟《故土情牵》
159. 同窗情谊难忘却,
缘定青春苦岁月。
──夕阳匆匆潘正伟《故地缘聚》
160. 挣脱羁绊无牵挂,
浊酒一杯论天下。
──夕阳匆匆潘正伟《故地缘聚》
从中国历史文献资料看,李白是唐朝名言佳句最多的诗人,流传至今的有46句,杜甫是唐朝名言佳句第二多的诗人,仅次于李白,流传至今的有34句,苏轼是宋朝名言佳句最多的诗人、词人,流传至今的有30句,在中国历史文坛上,李白、杜甫、苏轼创作流传下来的名言佳句数量依次位居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
夕阳匆匆潘正伟到目前为止,从已公开发表的名言佳句来看,有160句,而这160句名言佳句包含的作品,仅仅只是占夕阳匆匆潘正伟作品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夕阳匆匆潘正伟作品的三分之二左右中的精彩佳句还没有展示出来。而展示出来的三分之一约160句,已经超越李白、杜甫、苏轼三位中华大儒的名言佳句总和,由此,我们可以说:
到目前为止,在神州大地这片星空下,夕阳匆匆潘正伟是中国创作名言佳句最多的文人学者。
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的目录
献给汶川的挽歌(代序)/吉狄马加
[第一辑] 记住汶川:十四点二十八分
那一天/凹凸
记住汶川:十四点二十八分/李小雨
写给都江堰/鲁文咏
那只手
——废墟里一名死难学生的手里紧紧攥着一支笔/绿 岛
一只手/邹旭
拳头/北塔
寻找/罗佳林
明天
——给5·12汶川大地震灾难中痛失亲人至爱的同胞/李小洛
书包/李瑛
废墟上的书包/马丁林
废墟中,一本染满鲜血的字典/老铁
无人认领的孩子/王家新
给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们/雷霆
痛/孤城
哀歌
——祭汶川/张执浩
孩子/中岛
永远的乳汁
——献给地震中罹难的母亲们/胡茗茗
一只美丽的发卡/谭延桐
爱人,搂紧我!/周碧华
用手电的光照亮/唐力
青花瓷/王国平
伟大的姿态
——写给张米亚、联芳老师/韩作荣
给丈夫的信
——献给谭千秋老师和他的妻子/无名氏
一家三口/徐俊国
以父亲的名义/阎志
收音机在帐篷里哭泣/李自国
这一刻的凝重/江易
致5·12地震北川羌族同胞/雨田
手/李见心
寻找/东方浩
出 生/张洪波
汶川 你站成了历史雕像/张玉太
[第二辑] 生死不离
我多想给汶川按一下后退键/黑马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佚名
不要/小引
永不分离/江一郎
我的孩子/傅天琳
孩子,我要怎样才能保护你/赵化鲁
照耀你的生命之火/王妍丁
春天的书简/辛茹
这是世界最甜蜜的乳汁/谭旭东
献给汶川大地震中的生者和死者/小海
国殇:5·12之祭/余笑忠
泪水让我们变得干净(节选)/姚风
永远在一起/方海云
其实我心里跟你一样在地震
——致灾区同胞/雁西
生死不离/王平久
[第三辑] 汉字的悲伤
汉字/黄礼孩
5月19日的月光/王小妮
破碎的零八三七/杜荣
汶川,诗歌疼痛的中心/常建世
我的诗歌骨折了/赵恺
泪水/张庆和
第一次,我失去愤怒/徐敬亚
哀歌
——为四川汶川地震而作/赵学成
怎么可能不悲伤/沈浩波
我体内有全部的废墟……/沈苇
默哀/周大强
在大地震中写诗/高凯
汶川,我知道了你的读音/任少云
全国哀悼日/孙晓杰
面向汶川/祁国
默哀三分钟/宋晓杰
我想徒步去汶川/苏历铭
疼痛/老秋
种子/刘向东
感动/三色堇
汶川:泪水里的感动/汤松波
待续的章节/李松涛
我不能先老,我还没有爱你/李轻松
从今天起……/陈小素
在废墟上,与汶川兄弟谈心/简明
祈祷奇迹/郑小琼
亲吻四川/林雪
总理的眼泪/梁平
大爱啊,也许只是一滴……
——献给汶川地震大灾中生死相望的人们/叶延滨
以大地震亲历者的名义
——致一位四川地震灾区的朋友/张学梦
胡爷爷再来看你/黄葵
[第四辑] 祖国在上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叶浪
废墟上的祖国/洪烛
以国家的名义
——写在大地震全国哀悼日/徐康
没有说出的话/陆 健
祖国在上/叶舟
国旗缓缓降下半空/杨然
我歌颂一面旗/大卫
追赶时间/雷抒雁
车队,向前/谢克强
高贵的爬行/王久辛
最可爱的身影/车延高
战士/桑眉
“让我再救一个人”/黄劲松
手的掘进
——抗震救灾中的士兵/张德强
向天空敬礼
——致成都军区陆航团的英雄们/潇潇
身影/宁明
送诗人志愿者赴汶川灾区/王燕生
一个志愿者的心声/祝相宽
成都火车东站西线12库/王明韵
我们在搬运爱心/周占林
泪光里的红十字/潘维
“我们都是汶川医生”
——有感于电视镜头下的一个不留名的医生之言/安琪
还是那个乞丐/罗铖
真相
——给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勇士们/李满强
致孤儿
——献给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孩子/龙威
大爱有声/曹纪祖
抗震手记(节选)/侯马
阿特拉斯的脊梁/屠岸
四川:远和近/刘小雨
许多人/容浩
帐篷家园/中国雪
蓝心脏
——在帐篷搭建的临时小学,七个小学生在画画……/高洪波
微笑着面对生活/兰鸽
早晨,一轮新的太阳/商泽军
[第五辑] 天上的宝石
悼念与祈祷/任泽健
祭奠/刘希全
哀歌/何小竹
妈妈我没有死/林之云
哭亡灵/周瑟瑟
蓝蓝的天
——致“5·31”失事直升机上的战友们/青山雪儿
你们飞成了一片阳光
——哀悼“5·31”失事飞机的解放军战士/赵贵辰
落花
——为汶川地震的那些孩子/冬箫
国殇
——在鲜血凝固的伤口定居下来/南鸥
祷词
——给大地震中逝去的老师和孩子们/姚江平
用心形烛光环绕你们/颜溶
烛光祭/胡弦
你坐过的地方/边建松
中国难,祭日哀歌/大仙
别哭,亲爱的/老了
我相信/嵇亦工
请烛光映出新的家园/沙克
晚安,我的亲人/黄芳
天上的宝石
——献给5·12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祁人
以上就是关于沈浩波的经典语录,现代有哪些有名的诗人的全部内容,以及沈浩波的经典语录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千搜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