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清朝的不入八分是什么意思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什么职位?清朝为何要设立这么奇怪的职位?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到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个官职其实也还是挺有说法的,因为这个名字好长好长啊,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们好像没有听过这个爵位啊,那么这个爵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个爵位设置又有什么意义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清朝独有的爵位之一,还有一个叫做“不入八镇镇国公”,之所以产生这种名字很奇怪的爵位,还要说到“八分”制度。清朝的爵位制度承袭于明朝,但是又不同于明朝,比如说后金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各置官属。所以清朝就以“八分”为爵位制度的分界线,凡是进入“八分”的则按照满洲亲王、贝勒的级别给予待遇,比如说在大型庆典的时候,入八分的是可以在皇帝御驾前列班左右的,而不入八分的即便有爵位也是跟随自己所在的旗籍行走,区别是很大的。
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这些爵位都是属于“八分”之内,而其余因恩袭爵的则不再“八分”之内,举个例子,一个清朝贵族他的父亲是恩封的奉恩镇国公,自己袭爵就是不如八分的镇国公,就不在八分之内,除非是自己建功另有封赏的才可以准入“八分”。那么建立这套复杂的制度,到底有何原因呢?主要还是以下三点:一、建立满汉之防;二、作为一种惩处机制;三、防止贵族势力坐大;
一、建立满汉之防
对于是入“八分”还是不如“八分”,其实是大有讲究的,尤其是在明朝末年清朝建立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明朝高级官员、将领以及汉族地主投降清朝,甚至是成为清朝贵族的包衣奴才,对于这些有功劳的 *** ,需要加以奉赏以维持清朝的统治。但是又不宜功劳太高,尤其是要突出满汉有别,以显示出满族在政治地位上高人一等的优势,这样不入八分就是一个很高的办法了。 *** 的爵位绝大多数都是不入“八分”,而入八分的往往的都是满族的高级贵族,这就建立了一个满汉之防。
二、作为一种惩处机制
不仅汉族贵族难以进入“八分”,有时候满族的高级贵族也会被强制退出“八分”,这实际是清朝皇帝对贵族的一种惩处机制。如果贵族有逾矩行为,或者是有触犯皇帝的言行,往往会遭到惩处,对于贵族而言往往有宗室的情分在,只要不是公然谋反往往不加牢狱之罪,所以惩处大多是以削减爵位的形式出现的,这样可以打击贵族的政治威望,以及爵位所带的经济收益等等。比如清朝很多铁帽子亲王的后代世袭者,多有因政治立场或者参与政治事件,而降为不入“八分”,不过后代如果有功劳也可以在得封赏。比如清朝有名的满族大臣福康安的后人德麟袭贝勒,后来因罪降为贝子,后人就被递降到不入八分公了。
三、防止贵族势力坐大
有清一代对于爵位的封赏都充分吸取了明朝的教训,防止宗室扩大成为国家供养的累赘,比如说递降原则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清朝宗室爵位体系健全之后,规定是爵位承袭降四级后不再降,这就让某些贵族即便降等后后人依旧可以承袭比较高的爵位。而有些祖辈政治势力比较大,或者有异动的家族,往往会被皇帝盯上,防止其势力坐大,影响自己或者是自己的皇位继任者。这时候会对这些家族进行打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降低爵位了,一旦降入不入八分的爵位,在经过后代的四级降等,基本上家族势力就衰落了。
不入八分公是清朝在吸取了历朝爵位制度后,做出的一种妥协,是分封制中体现的一种帝王权术,你还知道哪些袭爵方面的精彩事件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清朝镇国公,辅国公等宗室俸禄是多少钱
看过《甄嬛传》等清宫剧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雍正在登基之前,被康熙封作雍亲王,但其实雍亲王的全称应该是和硕雍亲王,即雍亲王是和硕亲王中的一种。
对于清朝的爵位体系,是清朝在入关正式定都北京后才逐步完善的。清代的爵位体系主要有三大核心系统,分别是由宗室爵位体系、异姓功臣爵位体系和蒙古爵位体系,而和硕亲王就是宗室爵位体系中的第一等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关于清代宗室各等级爵位的俸禄问题吧。
作为爵位体系中最尊贵的宗室爵位,也分为两个体系,分别是宗室体系和觉罗体系。
宗室体系和觉罗体系中的人都属于皇族,但宗室体系中的人是清显祖塔世克的直系子孙,称为“黄带子”。剩下的分支子孙就是觉罗体系的一员,被称为“红带子”。
宗室爵位是可以世袭王爵的,而非宗师爵位体系的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则分为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等一系列等级。
从宗室和非宗室的承袭和品位待遇我们可以看出,清代的宗室要享有更高的等级和特权,果真是“考得好不如生得好”啊。
对于宗室爵位之下到底分几个等级,根据《清朝会典》和《清史稿》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答案,《大清会典》中将宗室爵位等级分为14种,分别是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工、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等14种,而《清史稿》中则省去了亲王世子和郡王长子,总共有12种,总的来说差别不大。
其中不入八分镇国公以上的爵位都属于“入八分”,即享有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等八种待遇,除此之外,“入八分”更指的是更进一步的政治特权,即可以参加满清前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参与国事处理的权力。
清代的俸禄分为发俸银和禄米两种,既给钱又给粮食,在每年的春秋两个季节分发。
在《清朝会典·禄秩》里有关于宗室爵位的俸银和禄米的记载,宗室爵位按等级所分发的俸禄如下:
和硕亲王分发银一万两米五千石;
亲王世子分发银六千两米三千石;
多罗郡王分发银五千两米二千五百石;
郡王长子分发银三千两米一千五百石;
多罗贝勒分发银二千五百两米一千二百五十石;
固山贝子分发银一千三百两米六百五十石;
镇国公分发银七百两米三百五十石;
辅国公分发银五百两米二百五十石;
而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之中又设品级,分别设为一等镇(辅/奉)国将军、二等镇(辅/奉)国将军和三等镇(辅/奉)国将军等三个等级,一等的俸禄最高,其余依次减少。其俸禄如下:
一等镇国将军分发银四百一十两米二百五石;
二等镇国将军分发银三百八十五两米一百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镇国将军分发银三百六十两米一百八十石;
一等辅国将军兼云骑尉分发银三百三十五两一百六十七石五斗;
一等辅国将军分发银三百一十两米一百五十五石;
二等辅国将军分发银二百八十五两米一百四十二石五斗;
三等辅国将分发军银二百六十两米一百三十石;
一等奉国将军兼云骑尉分发银二百三十五两米一百一十七石五斗;
一等奉国将军分发银二百一十两米一百五石;
二等奉国将军分发银一百八十五两米九十二石五斗;
三等奉国将军分发银一百六十两米八十石;
而剩下的奉恩将军如果兼云骑尉的话每年的俸禄为银一百三十五两米六十五石七斗,不兼云骑尉的话俸禄则是银一百一十两米五十五石。
从中我们看出无论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还是奉恩将军,若是兼任了云骑尉这个官职,俸禄就会比同品级爵位的俸禄高,这体现了职位对爵位俸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从宗室爵位等级的俸禄中也可以看出来,虽然镇国公和辅国公的爵位等级要比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高,但是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的俸禄是一样的,而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的俸禄也是一样的,即辅国公虽然比不入八分镇国公的等级地位高,但是不入八分镇国公的俸禄要比辅国公高,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三个方面来看:
1.爵位体系与俸禄体系其实是两种独立的体系虽然在我们的意识中,总会不自觉的认为爵位等级越高,自然而然地享受的经济特权就应该越高。但其实在历朝历代中,爵位体系和俸禄体系一直都是两种独立的体系。虽然宗室爵位的等级高低与俸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说爵位等级高低决定爵位俸禄多少,二者之间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爵位体系本质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体系,而俸禄体系更能代表的是经济上的特权地位。所以二者之间出现不对应的情况也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2.爵位等级更重要的是政治待遇上的区别清代宗室爵位之所以分14(或12)个等级,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在宗室的政治待遇上有区分。所以在宗室爵位中才会有宗室体系和觉罗体系、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区别。
所以即使有些爵位等级低的人比爵位等级高的人俸禄高了,也不会被认为是一种僭越。因为真正的等级高低看的都是政治特权的大小,所以虽然不入八分镇国公俸禄比辅国公多,但是辅国公要比不入八分镇国公享有更多的政治待遇。
3.入八分与否的等级变化实际上,在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爵位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最初的时候,不入八分镇国公或不入八分辅国公与镇国公或辅国公的等级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同一级别。不过在同一级别上有的人可以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进行国家大事的讨论,而有的人不可以。所以为了区别这一特权待遇,才将没有这种政治待遇的人称为不入八分镇国公或不入八分辅国公。
后来,随着爵位体系的完善和八旗旗权的进一步统一,以及犯错的皇亲贵族的世袭递降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因此在镇国公和辅国公这两级中才会有入八分和不入八分的等级差异,即政治等级上有差异,但是在俸禄多少上还是不变的。
总的来说,清王朝的爵位体系与俸禄体系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到底还是两个独立的体系。爵位等级体现的主要是政治差异,虽然对俸禄多少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镇国公和辅国公而言,入八分与否对他们的俸禄是没有影响的。
文:瑞秋
参考资料:
【1】《清朝会典》清代 朝廷编纂
【2】《清史稿》 中华民国设馆编纂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代的镇国公和辅国公算是公爵的一种么
清代爵位应该是分三种:宗室爵位、异姓爵位和外藩爵位。
宗室爵位不多说,有十二等(或者加上世子、长子为十四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分、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异姓爵位比较复杂,有公、侯、伯、子、男及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等共计二十五等。文臣封公、侯、伯爵者有:康熙朝的张廷玉为三等勤宣伯,道光朝的孙士毅为一等伯,咸丰时,许诺有大臣能收复金陵封王,后曾国藩克金陵,大臣以文官封王太贵,将王爵改为四,封侯、伯、子、男各一,其中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其弟封一等毅威伯;左宗棠为二等恪靖侯;杨遇春封一等昭阳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薨后晋封一等侯;袁世凯封一等侯,未受。另外还有孔子嫡裔封衍圣公。
除了文臣封爵,还有武臣封王,如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忠勇王黄芳度等,数量有限,且康熙以后少有。
外藩爵位有七等,与宗室爵位差不多,为汗、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外藩爵位尤以分封蒙古为多。
一般情况下,三者各不干涉,但也有例外,如乾隆时福康安封一等嘉勇忠锐公,是异姓爵位最高等级,后追封嘉勇郡王,子德麟袭贝勒,即由异姓封宗室爵,仅此一例,故福康安也被说成是乾隆皇帝私生子。
综上,镇国公、辅国公只是宗室爵位和外藩爵位的一种,与异姓爵位的“公”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异姓爵位“公”爵是最高一等,而在宗室爵位和外藩爵位中,镇国公和辅国公都只能算是低等爵位。清代异姓公爵少有(衍圣公、福康安),但镇国公和辅国公无论宗室还是外藩都有很多。
安国公和镇国公的关系是什么
安国公和镇国公都是中国古代的爵位封号,但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安国公是中央政权对安邦定国有突出贡献的将领或重臣的封号。安国公的“安国”可以理解为“安定国家、国泰民安”。
镇国公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是皇亲国戚才有的封号,一般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将军等国家重臣的封号,比如说明成祖朱棣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于永乐元年(1403年)受封为“镇国公”。
因此,安国公和镇国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爵位系统中的特定封号,代表了不同的荣誉地位。
以上就是关于镇国公是什么意思,清朝的不入八分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以及镇国公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千搜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