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现在还有没有人姓完颜
全国关内最大的完颜宗弼(兀术)后裔聚居区泾川完颜住区解密
完颜,姓氏。凡姓完颜者,皆女真族即满族人。
公元1115-1234年,女真人完颜旻(阿骨打)及世系十帝在东北建立了金朝,立国120年。公元1616—1911年,女真人(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在东北统一女真各部,始编满州八旗,再建金国(史称后金),尊完颜金朝诸帝为先帝,其后裔建立清朝,前后历11代君主,立国296年。
清皇太极时,改女真(爱新觉罗氏)族为满族。金代以来,因战争而动、而迁的金宗室后裔完颜女真人以家族群聚式定居并成当地望族的地区有:安徽肥东、福建泉州、台湾彰化、甘肃泾川。泾川这一支完颜女真人现有5000多口人,如按关内的兀术后裔人口规模论,无疑为全国第一。泾川王村镇有一个完颜村,辖完颜东沟、完颜西沟两小村,聚居着清一色完颜氏人家。北邻的合道乡有一个完颜洼村,同宗同源。这些村自古以完颜作村名,清代县志曾记完颜村境的泾河上有桥,名完颜桥。 “宋金兀术世代遗像”存于泾川
民国25年(1936)6月12日,泾川县县长张东野得知“宋金兀术世代遗像”藏于泾川完颜氏族中,便与区长、上司一同阅览,亲摄照片一张,并在放大的照片上作了题注:遗像(当地人称“影”)以布制于金代,明时已朽,又复制,长9尺,色彩鲜艳,笔画精工。每年除夕,完颜氏族全体悬像密祭,祭后密藏。张东野恐像有失,将题注后的照片交县民众馆收藏,现存泾川县博物馆。目前,原“影”还有找到的可能。我们细辨照片内容,确系当年真品。像以金太祖为中心,有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哀宗、袭祖、末主的像。面对遗像,完颜村的老人们异口同声地指出他们的最近祖先是完颜承麟(末主),承麟是承晖(袭祖)之子,承晖是完颜亨幼子,亨是宗弼(兀术)长子,兀术是完颜阿骨打赫赫有名的四太子。老人们领着客人,神情庄重地攀上完颜村的秀丽山包说:“山上有芮王坟,芮王即完颜亨。完颜东沟社的山上有芮王坪、芮王嘴。镇原平泉至新城一带有完颜马场。属完颜村的耕地地名叫军坪、官地,其中有相当的面积不纳粮,所产供祭祖用。1942年以前,完颜氏种地均不缴杂税”。完颜邦、完颜斌还说,祖辈口传太平乡簸箕湾有完颜承麟墓,他们孩提时跟老人年年除夕去祭祖,村里要杀几口大肥猪。去过簸箕湾的人,都被山形如簸箕、墓居其中、藏风聚气、气势恢宏的山水形胜所震撼。”
著名的韩王墓在完颜村境内,此墓应是金代韩王和明代韩王之墓。完颜成贝,泾川县粮食局办公室干部,38岁,研究金女真史10多年,已有《初探完颜古墓之谜》等十多篇论文。他旁征博引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大开眼界。
完颜村境内的九顶梅花山,身在其山不见其美,但在泾河南岸的山头上看去,分明是人工堆积的9座秀丽圆润的山包。历史学者张怀宁断其为9座古墓,王村是“王冢”的音转。成贝的成果说:两个朝代的两座韩王墓都在这里。金代韩王,即兀术长子完颜亨,自幼随父征战,智勇过人,屡建战功,金熙宗时,封芮王(金30个小王号的最后一个),为猛安(千户长)加银青荣禄大夫。天德初,加特进,官至一品。而金兀术长兄宗干之长子完颜亮(海陵王),因是长门长孙未能嗣位而心怀不满。兀术死后,海陵王为平章政事、右丞相兼都元帅,终于弑熙宗而自立。为保皇位,密杀“性耿直、材勇过人”的完颜亨。1161年,海陵王被杀,兀术弟宗尧之子世宗完颜雍继位。世宗于大定初年追复完颜亨官爵,进封韩王,大定17年(1177)改葬亨及妻子。《泾川县志》载:“韩王墓位于王村乡完颜村九顶梅花山上,据考证,是明韩恭王冲域夫妇之墓”。完颜亨死于锦州,怎能葬于几千里之外的泾州呢?又如何叫芮王坟、韩王墓?完颜亨被杀7年后,海陵王又杀了亨之妃、次妃和已成人的儿子羊蹄,以绝后患。亨的家属这才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诛灭九族,应即刻逃离上京和中都。当时金的境地北有蒙古、西夏,南与南宋仍有战争,比较安定之地便是西部边陲的安定(泾州)。泾州一带相对安定,有兀术父子的功劳,兀术在关陇经营多年,许多旧部在留守治理这些地方,《平凉县志》还有徒单合喜的传,而亨的母亲与妻子皆为徒单氏,可能是亲属。1161年,在亲友帮助下,迁葬完颜亨于安定郡九顶梅花山上。因亨生前为芮王,故完颜古墓的守陵人称亨之坟为芮王坟,也留下了至今还用的芮王嘴、芮王坪等地名。亨被杀7年后才平反,进封为韩王,韩王墓因此得名,但民间初称的芮王坟之名仍在,并比韩王墓之名更知名。韩王墓,在完颜村境内,几千口人在此繁衍,正说明是当年守陵人的后裔。200多年后,朱元璋第20子朱松封韩王,其子恭王就藩来平凉,传10世,200多年。韩恭王死后,看中了九顶梅花山的风水,金代韩王与明代韩王戏剧性地葬在同一宝地。
金亡墓也亡,完颜墓变成了朱姓墓。这种历史的巧合很多,如江西新建的明昭定王墓,由朱姓变成了刘姓。因此,韩王墓在完颜村境内无疑,完颜村的完颜氏是韩王守陵人后裔也无疑。但他们肯定守的是祖先金代韩王墓,而非明代韩王墓。这一历史之谜,成贝的研究有理有据,有待谜底揭开。
女真人是马上民族,清顺治人关以前习惯于火葬,因之迁墓路程再远,负担并不重的。完颜邦、完颜斌、完颜成贝都说,官地里有两碑,上世纪末因保安全而筑在村中3米深的一口水井之壁上,此碑当能说明一些问题。完颜亨改葬在1161年,金亡于1234年。在70余年里,守陵人后裔在当地政府庇护下,以守祖墓为定居之本,自然繁衍成了完颜氏住区,他们学汉语,学泾州汉族农耕技术与生存之道,与当地汉族通婚,完成了从军到民、从守陵人向普通老百姓的转化。金亡后,完颜氏成为地道的泾州土著,再推后,只保留了完颜姓氏,而整村人被一次性登记为汉族。四太子(兀术)在关陇尽显其天才军事家的秉赋,金末曾在平凉置行省,是完颜人在泾川整村定居的人文背景
金统治平凉110年,与南宋和西夏有无休止的战争,使关陇地区不曾寂寞。兀术虽未当过皇帝,但却是天才的军事家,因一部小说的作用,是金宗室中最著名的人物。他在关陇经营的最著名战事,当是与庄浪籍宋将吴氏三世在和尚原(宝鸡)、仙人关(大散关)之战。在泾川,则有曲端派吴玠迎击青溪岭(今汭丰乡)之金兵。1134年,兀术率50万之众,向和尚原发起第三次猛攻,在徽县、武都、成县、天水、凤县、陇县激战两月余。 绍兴末年(1164),金又以十数万大军,攻静宁、隆德,占领秦陇州县,有四路之地盘,这也是满族先民金女真人进驻甘肃的开始,而女真人定居甘肃成为甘肃土著,则始于完颜亨葬于泾川的1161年,早于甘肃建省(元代)之前。
兴定四年(1220),金将陕西行尚书省分为东、西两路,西路驻平凉,重臣白撒(完颜承裔,承麟之兄)行省事于平凉,后调完颜合达从京兆行省至平凉行省继任,共两任,1220至1229年,约9年时间。这是中国出现省以来平凉曾设过省会的历史。承裔作为平凉行省长官,肯定恩惠于泾川的亲属。泾川之名起于金代,现存的泾州建置惟一印件是金代的“泾州之印”,且在完颜洼村发现,金代文化遗存极丰。泾川商周时即建城池,历史悠久,历代都受朝廷器重。而金代对泾川历史和文明的影响,举足轻重。
金大定七年(1167),改保定县为泾川县,泾川这个地名问世,沿用至今,836年。《陇右金石录》载:泾川王母宫有题名碑十一,金大定25年(1185)刘处仁书碑为其一,民国年间还存有的泾川八景之一的“宫山晓钟”之晓钟(金大安铁钟),现悬于回山之巅,为泾川标志风景。钟高1.9米,重万余斤,始制于金大安三年(1211),铭文记载了八大菩萨法号及陇东佛教轨制、17位僧官法名号和泾州建置情况,是泾川佛教圣地重量级的见证文物,以体量超大的金代钟鼎文化遗产而著名。泾州之印,1976年出土于城关公社完颜洼大队庙张生产队,边款记为“承安三年十一月”(1198),是目前发现的泾川建置的惟一印件。这一金代官印,是由完颜氏在金亡时特别保存的。金代碑刻载,泾川有五龙庙,即泾河龙君庙,为李世民敕赐。金时,在县城有规模相当大的准提庵,民国时还保存,清道光有碑记。其庵规模之大,佛事之盛,在县城名气很大,它与金大安铁钟一起,印证着金代泾川佛教的鼎盛历史。
成为土著的泾川完颜望族人才辈出,清代以武科夺魁,中举者有四,拔贡一;忠孝者不乏,贞妇获清皇室敕号。当代有女博士,兄妹亿万富翁。从金及今,泾川西部的村言俚语论及哪村人厉害,众人皆言“完颜家人”。厉害指不怕人欺负,人也欺负不起。这得益于他们的武功好,论十八般武艺,一顶十或数十人,这是女真人马上打天下、四方游牧造就的天赋遗传,因而泾川完颜氏在清代出的四举人皆是武举。清光绪《泾州乡土志》氏族卷载:“数千百年不离其乡井者居多,而乡间世代相传,称著姓名如闾氏、史氏、完颜氏,或避难于服官于斯,或因国灭遁于斯,遂占籍居泾,成为土著,世世相承,迄今罔替。泾川望族,久推数姓为最,闾氏、许氏、完颜氏……”完颜氏列第三位。《乡土志》还说:“完颜氏,相传为大金后裔,承麟帝为元所灭,其后裔遁于安定,遂为泾州土著。州志载,完颜登甲、完颜登弟、完颜旺俱由肄武起家,迄今生息蕃行,殚力正业,历代相传,本州以武科著名者,惟完颜氏为称首。”清乾隆《泾州志》载,完颜氏中举者有三:完颜登甲为乾隆戊午(1738)武科举人,完颜登弟为乾隆辛酉(1741)武科举人,完颜旺为乾隆癸酉(1753)武科举人。民国《泾川县采访志》、民国《泾川县志》载:完颜如兰,道光壬午(1822)武科举人;完颜景阳,道光三十年己酉(1848)科拔贡。清末民初,完颜洼人完颜文杰在县城创建文盛堂。1932年,泾川霍乱流行,县城日亡五六人,惟文盛堂断然迎疫,文杰以针刺大拇指,再冲服中药散,痊愈者不计其数。完颜宝璧,陇上名医,克疑难杂症医术如神。泾川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当是兰州大学化学系系主任、甘肃化学研究所所长、博导完颜辉。兰州市满族研究协会副会长完颜玺,兰州市邮电局局长完颜得银,平凉皇甫谧医院院长完颜麒麟,都是当代走出泾川完颜村的拔尖人才。经商天赋极高的有完颜伟、完颜宏兄妹,他们在俄罗斯、国内数省开办公司,财富已达亿元。 一道独特的民族亲和的人文景观
800多年来,完颜氏早已认同了汉族文化。据现有老人讲,清代在村中建起三圣宫,内涵与相邻的汉族村阳坡的皇甫圣母殿相同,所祭女神皇甫圣母都是娘家在县城隍庙街(营门上)的女子,在梅花山坐化。县城“营门上”是清乾隆年间完颜人修起的一条街道(现邮电局一带),完颜氏朝廷官员、书香门第多居于此。处于现代泾川县城的人,稍微留心,发现差不多的单位都有完颜姓的同事,各学校里皆有完颜姓的学生。当代人喜欢简化名字,为方便称呼,名取二字者多简化为完姓,名取一字者都保留了完颜。大家和睦相处,如兄弟姐妹,女真与汉族共饮一水,同餐面食,生活习惯与肤色长相几无差异。只有知道并有心观察他们是女真人时,便发现无论是城乡的成年男子,还是有明显的民族特征的,男性多修长潇洒、清癯英俊,耳朵也是修长之型。吃穿住行耕读商工之俗无异,惟有三大族规至今严格遵守,守护着完颜民族文化符号和民间信仰,一是不听不看《说岳全传》,二是不唱不看《草坡面礼》、《八大锤》等戏曲;1978年古典戏解禁,一剧团在完颜村近处演《朱仙镇》,完颜民众上台阻止,并礼请剧团离开;三是同姓同族不通婚,因而外姓人不准进完颜祠堂,见过宋金遗像(影)的外姓人无几个。外甥万万不能先入祠堂祭祖。沧海桑田,人事全非,此三戒至今严密恪守。
800多年里,完颜氏与泾川当地汉族通婚,皆嫁女于汉族,娶汉族女子为妻。如果在泾川乡下论亲戚,历代与完颜氏联姻者成千上万,仅以县城论,其三代内的外祖母、姨婶为完颜氏者,常在身边出现。如果以25年为一代,已逾30多代,仅把历代完颜氏女子出嫁后所生儿女的子子孙孙总和,已不止10万人了,他们都有女真人与汉族融合的血统,占泾川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全国最大的完颜女真(兀术)后裔住区,甘肃最大的满族聚居区
从金代起,未东归的女真人多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之别。目前,安徽、福建、台湾的完、苑、粘姓者,经查证都是金代女真宗室的完颜氏后裔。根据其意愿,政府已批准他们恢复为满族,成立了满族自治乡。台湾3000多粘姓人,组团寻根至福建,粘姓寻完颜姓的来往之道,已成为海峡两岸华夏后裔认祖归宗的第一载体。
泾川女真完颜贵族后裔成为土著已有800多年历史,人口集中在两个大村,村以姓名,桥以姓名,山以姓名。似这个金代的一个家族,从东北长途迁徙西北繁衍至5000多人至今还凝居而未开放村落一步,村落山水原貌无变,外姓人不能入住的800年完颜村落,在全国实属珍稀、罕见。它是汉族农耕住区呵护的原始古朴、完整凝聚而又有现代文明的古马上民族“部落”。外姓人走进去是纯粹不可能的,他们可以走出来,一部分守山庄、经商入仕者渐在城关镇瑶池、茂林村、黄家铺乡许家坡村、荔堡镇西关村和县城繁衍定居。据初步统计,泾川完颜住区现共有1024户5182人。因上学、发展需要,从泾川迁往平凉、兰州、新疆、宁夏、辽宁定居的,约100户200多人。当代史学界研究女真族历史之成果喜人,早已进入无忌、公正之境。目前已知有东北和闽、徽、台、冀等地后裔约38派。泾川这支5000多人的女真后裔,在甘肃建省(元代)前就定居泾州,却未纳入女真后裔脉系,是疏于宣传造成的遗漏。他们不仅是满族的一部分,且是甘肃省这个多民族省份不容忽视且定居800多年的兄弟少数民族住区——满族之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鉴于历史上留在关内的女真人都恢复了满族,成立了满族自治乡,泾川完颜氏5000多人,以自愿为纽带,联名申请恢复满族族别,成立满族自治乡,落实党和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但未获批准。至今,全国也就只有定居在甘肃的完颜氏未能落实民族政策。不少在外地城市定居工作的泾川完颜氏,以自已意愿,已很顺利地申请登记为满族。看来,这个问题极其简单,实质仅仅是一个登记问题,满族之乡仅是一个称谓而非行政区划中的乡级编制。
如果从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视角看,完颜住区是无价的文化旅游资源。国家已启动“中华百姓游”旅游项目,中华所有姓氏起源地和住区最大的脉系地村落将认定为该姓的起源地与代表性繁衍地,省旅游部门正拟定泾川完颜村为甘肃完颜的惟一住区,这对甘肃、平凉、泾川都是好事。泾川完颜住区既是迁往甘肃人口最多的完颜“部落”,又是金宗室(兀术)后裔,已经是独特的文化资源。宋金之争,早已成了文字记载,当时的“煮豆燃豆萁”的酷味早已让兀术那一代人领受了,留给今天的只是战争转化成的历史和历史转化成的文化现象:亲如兄弟的民族和亲、团结凝聚的中华儿女新天下。由于以故事形式在民间传承了几百年,兀术、牛皋有妇孺皆知、居高不下的知名度。无论兀术和牛皋的盖棺论定有多么权威,无论昔日认为有多少大是大非,无论严厉或宽容,在现代人看来,宋金之争无非是同室操戈。这个认识,才是中华各民族要普天同庆的历史与文明的巨大进步。东北满族看未东归的完颜氏,汉族看完颜氏,都是稀罕的亲戚、弟兄;今天互相走动,已成为共同发展之道。
因此,今天看泾川完颜兀术后裔住区,实际是看动态的女真族历史画卷,一部鲜活真实的民族文化大观。假设这个村子的原貌一点不变,只在村口有一个文化意味浓厚的村门——“完颜(兀术)村”的标识建筑,村内有他们纪念先祖仪式且保存着的祠堂及遗像(影),有韩王墓及以芮王为名的地名原址,就足够了。如果宣传到位,宣传定位准确,途经丝路、国道的大量游人最有可能前来。如果再有经典的古女真人比武、狩猎、吃穿住行习俗及文化娱乐表演,必能热起来。这是我市乃至我省投资最小、品牌效应却很大的旅游项目。而完颜村就坐落在大云寺所在地泾州城之西,背依九顶梅花山,面临泾水,公路可达村子。泾川的黄金旅游卖点都在泾河川道、312国道两侧,真是天造地设。完颜村境内的明藩韩王墓,虽破坏严重,但规模宏大的看点还可再利用,是可做大旅游文章的黄金家底。
完颜,还是无价的商业品牌。今年41岁的完颜思,10多年前与妻子从泾川到太原市卖牛肉拉面,他打出“满洲里完颜尕达尔抻面馆”的牌子,略微改变了拉面风味,生意突然火爆起来,顾客都冲着这个品牌和主人的完颜氏身份而去,他继而在太原市建起了连锁店,现已是巨富。泾川完颜人既可以多走向外地打此品牌,也可在关陇城市化过程中打此品牌,多业经营,效益肯定脱颖而出,长久不衰。
摄 影 杜玉明 张学俊 “金以儒亡”
在金朝亡国十三年之后的蒙古定宗二年(1247年),时为藩王的忽必烈召见金朝遗老张德辉,并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张德辉回答说:“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见。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馀则武弁世爵,若论军国大计,又皆不预;其内外杂职,以儒进者三十之一,不过阅簿书、听讼理财而已。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
张德辉对“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的说法断然加以否认。所谓“金以儒亡”,是说金朝因过分的汉化而丧失其民族传统,最终导致亡国,而不是说金朝亡于儒生之手。
历史记载表明,金朝之亡国,并不是由于君王的无道、政治的腐败、吏治的衰弊。金朝的末代皇帝哀宗完颜守绪是一位勤勉有为、励精图治的政治家,在他亡国之后仍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刘祁在总结金朝亡国的原因时说:“末帝非有桀纣之恶,害不及民。”金末进士、后仕元至翰林学士承旨的王鹗,在《汝南遗事》卷四“总论”中列举了哀宗的许多德政,对他评价甚高。历代亡国之君大都是遭人唾骂的,大概只有金哀宗和明崇祯皇帝才是例外。
对于金末的国君和晚金的国政,元人是普遍予以赞许的,可见金朝之亡国,显然不是因为内政的缘故。在金朝亡国以后,社会上流传着“金以儒亡”的说法。这就是说,当时已经有人将金朝的亡国原因归结为女真人的全盘汉化。这种说法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女真人的汉化彻底改变了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养成他们懒惰奢靡、耽于逸乐的生活作风,从而使这个一度生气勃勃的民族最终走向衰落。女真人本以狩猎和农耕为生,生活质朴,不事奢华。但当他们迁入汉地之后,原有的生活方式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到了金代后期,女真人奢侈懒惰的生活积习更是臻于极致,金源一朝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猛安谋克的盛衰,金朝后期的猛安谋克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这对金的败亡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生活在金源内地的女真人也同样染上了懒惰奢靡之风。留居金源内地的女真人,理应能够保存较多的民族传统,可就连他们也陷入了这种可悲的境地。
女真人的汉化彻底销蚀了其传统的尚武精神,使得这个昔日强大无比的马上民族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变得不堪一击。十二世纪初的女真人,曾经创造过一部神话般的历史:仅以二千五百人起兵的完颜阿骨打,仅用了12年的时间,就将辽、宋两大帝国彻底征服。当时的女真为何如此强大?《金史·兵志》这样解释说:“金兴,用兵如神,战胜攻取,无敌当世,曾未十年,遂定大业。原其成功之速,俗本鸷劲,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作为一个新兴的马上民族,女真人具有一种天然的尚武精神,这就是他们当时无敌于天下的主要原因。然而,仅仅三四十年之后,女真人就尽失其昔日的勇锐。陈亮谓金人一自南迁汉地,便“舍戎狄鞍马之长,而从事中州浮靡之习”。据南宋归正人说,海陵末年,金人在其最擅长的骑射方面已不如宋人,至世宗时,统治者开始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大定八年(1168年),朝廷从猛安谋克中遴选侍卫亲军,而“其中多不能弓矢”。可见女真人的日趋文弱化已经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从金代墓葬的变迁中也能看出女真尚武精神的蜕化。考古文物工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初女真人有随葬鞍马的习俗,但到金朝中后期就很少见了,金墓与汉墓基本无异,鲜有自己的特征。
女真人的汉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昔日的好战精神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金代中期,作为国家主要军事力量的猛安谋克军已经日趋衰败。大定十八年,朝廷臣僚向世宗指出当时军政存在的严重问题:“军政不修几三十年,阙额不补者过半,其见存者皆疲老之馀,不堪战阵。大定初已万万不如天会时,今沉溺宴安,消靡殆尽矣。”在女真人生活上堕落、精神上缺乏斗志的情况下,猛安谋克军制必然要走向废弛。
金朝以兵立国,女真人从尚武到不武的转变,给大金王朝的国运兴衰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借用一句元人的话来说,就是“金以兵得国,亦以兵失国”。
完颜这个姓是哪个民族的?
完颜是原女真簇,大金在建立者为完颜阿骨达,建国号为金,清军灭明朝后,改女真为满族,女真族发源于东北,所以主要分布在东北,但现在全国各地了,完颜姓后人许多改成了汉姓,据我所知完颜姓已改成(完颜、完、粘、颜、王)等姓,粘姓比较少,承南北分布,北方在河北武邑,山东等有分布,南方在泉州,福建、海南,台湾有分布。
完颜家族族谱
完颜,姓氏。凡姓完颜者,皆女真族即满族人。 公元1115-1234年,女真人完颜旻(阿骨打)及世系十帝在东北建立了金朝,立国120年。因此,完颜为金朝国姓. 根据史书记载,女真人姓氏有百余种之多,分为白号之姓和黑号之姓,女真人崇尚白色,以白为贵,因此,白号之姓属贵族之姓比黑号之姓要高贵的多,完颜氏是皇族姓氏,于是成为白号姓氏中最高贵的姓氏,名列白号之首. 完颜氏在女真语中是"王"的意思,即帝王之王.据宋朝宇文懋昭撰写的<<大金国志>>记载说,阿骨打在称帝建国的时候,采纳了渤海士人杨朴的建议"以王为姓,以曼为名,国号大金".完颜的拼读之音,与汉字"王"字读音相近,因此"完颜"极有可能是女真语对"王"的译音. 金代以来,因战争而动、而迁的金宗室后裔完颜女真人以家族群聚式定居并成当地望族的地区有:安徽肥东、福建泉州、台湾彰化、甘肃泾川。从金代起,未东归的女真人多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之别。目前,安徽、福建、台湾的完、苑、粘姓者,经查证都是金代女真宗室的完颜氏后裔。而金朝灭亡以后,完颜守祥东归,其后世子孙得到后金(清)的认可,纳入镶黄旗满洲.今日完颜氏多改汉姓为王或汪. 历史名人:完颜家族有名望者,百年来层出不穷,有完颜阿骨打.完颜伟.完颜麟庆等等.
完姓不是来源于完颜,1981年大规模国内根改族籍风潮中,大量完氏溯祖改姓为完颜,改户口成满族(因为联系上宋时女真族)是没文化的表现,如肥东(安徽)还成立满族乡,甘肃泾川大量完氏改为完颜。这两地的“完颜”氏是最穿帮的。甘肃曾有大金国-为唐末归义军后裔所建,与女真无干,此后又为党项所据。还有造家谱的-出现于清代:大意为完颜改颜不合适-犯孔子之母族,于是用了完姓。。。。。。。窝阔台太愚蠢了,去掉一个颜,他就不知道了?!(蒙古克汴,窝阔台下令尽杀完颜氏。《元史》《金史》)
完氏是远古汉族姓氏。可见宋代《路史》,更早记录还有。
由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人人都希望成为少数民族。
岐山、泾川完颜考察报告中列举了还有一支改王姓的完颜村落。“由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人人都希望成为少数民族。”这句话有点偏激,岐山完颜由于生活比较稳定和自足,并不希望成为少数民族。
完颜姓网同第一馆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 (完颜阿骨打) 建馆于2003-6-27 16:32:55
完颜姓网同最新馆 祖先 (完颜癣) 建馆于2005-4-22 12:05:10
完颜姓网同人气馆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 (完颜阿骨打) 当前访问量为1433人次
完颜姓网同第一谱 完颜姓尚未在网同建谱,如需建谱,请登录用户中心建立完颜姓族谱>>>
完颜姓氏是满族吗
完颜姓氏不属于满族的哪个旗,并且清代满族八旗不是按照姓氏划分的。
完颜,源于女真族,出自长白山完颜部和安出虎水完颜部,上古时代称谷截,一作汪谷截、速谷截,皆是对古肃慎语wangiya、suwangiyan的不同音译。
世居长白山到松花江中上游地区,属于以氏族部落名称为氏,或以居邑名称为氏。女真,或女贞,亦作“女真族”,源自三千多年前“肃慎”。
扩展资料
金代以来,因战争而动、而迁的完颜女真人以家族群聚式定居并成当地望族的地区有:安徽肥东、福建泉州、台湾彰化、甘肃泾川。从金代起,未东归的女真人多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之别。目前,安徽、福建、台湾的完、苑、粘姓者,经查证都是金代女真宗室的完颜氏后裔。
而金朝灭亡以后,完颜守祥东归,其后世子孙得到后金(清)的认可,纳入镶黄旗满洲.今日完颜氏多改汉姓为王或汪。
在老子故里鹿邑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聚居着大金国的后裔完颜氏,他们在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上繁衍生息了400多年。如今,5836名完颜氏村民共分布在该县的5个乡镇11个自然村。而鹿邑完颜氏竟占全国11594名完颜女真后裔总数的50.3%。
以上就是关于完颜人是什么民族,现在还有没有人姓完颜的全部内容,以及完颜人是哪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千搜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