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找部老电影剧情是一个士兵被俘后绑在水中的木桩上
是《紫日》吗?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
中国电影《紫日》导演冯小宁与三位主角合影
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
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友谊的笑容。
中国电影《紫日》DVD封面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法西斯所杀害。悲忿的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秋叶子前田知惠在中国走散的日本女学生娜佳安娜·捷尼拉洛娃/Anna Dzenilalova前苏联女军医杨玉富富大龙一个朴实的河北农民大西富俊峰秋叶子的男友,后被迫参加神风特攻队,身亡。
抗战剧中有哪些常见的历史错误呢
大家好,我是一个水平不高的军迷,我来跟大家聊一聊抗日剧中的错误。
第一种错误,反物理学定律型。
手榴弹炸飞机?只要鬼子飞行员不傻,就不会离地20米左右超低空飞行!石头打飞机?用炸弹,炸石头,石头飞出去打飞机,牛顿的棺材板,已经快按不住了!抗日英雄,经常满屏幕飞,房顶上飞,骑自行车飞,开 汽车 飞,旱地拔葱飞。拐弯子弹,在开枪瞬间手腕剧烈抖动,让子弹会拐弯,看了电影刺客联盟就跑来拍电视剧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实在列不完,欢迎大家一起来盘点,一起乐。
第二种错误,穿越型。
八路军用AK47,真有那玩意,估计八年能把鬼子本土推了!燕双鹰大哥,手中两把美国M9,背上一支AWM,胯下全地形车NCV,身穿漆皮大风衣,帅吗?没有一样是抗战年代的!还有日军开59式坦克的!鬼子有五对轮这玩意,估计陆军横扫全世界都不是问题!
第三种错误,知识不全型。
一条战壕,二十几挺马克沁,那还打啥呀,中国那么牛,准备冲锋的鬼子还不如直接切腹来的痛快!但是,鬼子一炮过来,就全没了,重机枪阵地不是那种布置法。我军战士一激动端起ZB26捷克式,站起来扫射,机枪射击之后,枪管是很热的,以至于射击200发左右就需要换枪管,不然枪管会受热变形,用手直接端起来,打不准不说,是想请鬼子吃烤肉吗?两秒钟手就熟了!就连亮剑里,都有类似情节,李云龙端着机枪救张大彪。还有山本特工队,用美国M3冲锋枪,日本从来没有进口过M3,也没有仿制,所以抗战剧经常出现本来不该出现在战场的武器。抗战时,中国没有出现过带瞄准镜的狙击手,因为当时,一支瞄准镜的价格,能换七支步枪!各个国家自己都很少,更不会大量出现在中国。鬼子的冲锋,就是一帮人,朝着阵地乱跑,有空还打几枪,实际上冲锋时,每个人间隔15米左右,冲锋路上基本不会停下来开枪,压制对方阵地火力,主要是后方机枪手和迫击炮的事。诸如此类,太多太多。
第四种错误,鬼子智障型。
拼刺刀,我军基本从来没赢过!但是剧中,我军战士个个天神下凡,一个人戳死五六个鬼子都算落后。特高课的情报人员被忽悠的团团转,鬼子的将军都是草包,被随便的小战术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第五种错误,主角光环附体型。
不管多么危险,主角都微微一笑,然后一个人包围了一个中队的鬼子,并全歼鬼子。鬼子的子弹,从来都是躲着主角走,不管主角走位多么浪,鬼子就是打不着!就算主角负伤,也是神勇无比,带伤借着干!其实被枪打中,别说借着干了,不及时止血,肯定活不成。胳膊中枪还能端枪,腿中枪还能跑的飞快,真不可能。还有女主用弓箭干掉一群鬼子,各种360度空中转体,一次射三五支箭,每一支箭消灭一个鬼子!只要做主角,武器都是无限子弹的,五发弹仓的步枪,只管拉栓,拉的来栓就一定有子弹!机枪冲锋枪?主角那么帅,哪有空换弹匣!
第六种错误,无脑台词型。
我爸爸还没出生,奶奶就被鬼子害死了!他爸爸是之后鬼子给做的剖腹产?八百里外,一枪干掉了鬼子的机枪手!对,从北京一枪把内蒙古包头的鬼子打死了!中程导弹都没他准?谢尔曼M1是德国造的?还出现在一战?每分钟200发,穿甲,爆破瞬间完成,是战车中的豪杰!我看编剧才是豪杰!有那个射速,坦克炮能当机枪用了!
神剧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不要说导演,毕竟剧本不是导演写的,没有编剧的神设定和神台词,我们的导演还真没这么丰富的想象力!只是多一点对 历史 和先烈的尊重,请个 历史 顾问和军事顾问,花不了多少钱,相比请流量明星,九牛一毛都不如!
“抗战剧”和“抗战神剧”,有着很大的区别。“抗战剧”大致尊重 历史 ,拍出来的东西起码还算是“能看”。但“抗战神剧”就不好说了,因为那里面的东西,简直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至于你看了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我对它们的评价,只有两句话: 胡说八道地歪曲 历史 ,简直就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 。
譬如某个抗战神剧里面,把一堆年轻的小尼姑,塑造成为了抗日的先锋军。这些小尼姑在战场的前线,跟凶残的日寇一刀一枪地拼杀,最后打败了凶残狡猾的敌人,从而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英雄。
可现实中的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无论你怎么翻找史料,恐怕都找不到“尼姑抗日”的 历史 依据。但同样是出家人,少林寺和尚对日本人的态度,我们还是能翻到的。
皮定均将军在回忆录 《铁流千里》 中曾经提到过,抗日战争期间,他和警卫员曾经拜访了少林寺,希望拉拢有人有枪的少林寺一起抗日。结果这里面的贼秃不怀好意,还想把他们绑给日本鬼子邀功,三个人见势不妙,马上就溜之大吉了。
最后的结果当然很爽了。在抗战胜利后,皮定均把少林寺的和尚抓了一批,以汉奸名义直接杀了。解放以后,又把少林寺和尚当地主、恶霸镇压了一批。后来破除封建迷信,大部分和尚们都还俗,老老实实当了俗世的农民。最后只剩下几个无家可归的和尚,他们没地方可去,只能继续住在庙里。这些和尚被单独编成一个队伍,叫做“少林寺生产大队”,成分是地主。每次批斗时一喊:地富反坏右都站出来!这些和尚们特别自觉,老老实实就都站出来了!
所以抗日剧里的“出家人奋勇抗日”,这实在是太不靠谱了。要是依着我看,既然都编得这么没谱了,其实还可以再添把柴。既然这么多小尼姑都来打鬼子了,干脆就把魏和尚派给他们当连长吧!
至于燕双鹰化身金刚狼,这样的抗战神剧就更加匪夷所思了。在战场上面真正拼杀的时候,要么是远程靠枪炮打,要么就是近距离拼刺刀。如果像金刚狼一样,带着两个铁爪子挠人,估计挠不了三两个人,就得让人家打趴下了。毕竟是“神仙难躲一溜烟”。除非燕双鹰有金刚狼的再生能力,那还勉强可以一战。
这样的抗日神剧我也会编:既然金刚狼都来了,干脆把钢铁侠,绿巨人,蝙蝠侠这些人通通召唤来,直接一起抗日得了,那根本就用不着苦打十四年,估计有个一两个月,日本鬼子就屁颠屁颠地投降了。
事实上,抗战真的赢得那么轻松么?绝不!一点也不轻松!
正面战场的国军,拥有很多美式的装备。除了来自美国的支援之外,连纳粹德国和日本结盟之前,希特勒也曾经授意手下,给国军支援了一些德式装备,还派了德国教官来给他们做训练。哪怕是这样的优越条件,战争都打得非常艰难。怎么可能会像这些神剧一样,把鬼子当成白痴一样砍瓜切菜呢?
抗日战争,本来是一场非常艰险的战争,这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胜利。 但是很可惜,它却被抗日神剧彻底扭曲了,完全让人无法直视。人们还会误以为,抗日战争居然如此简单。这明显就是在侮辱牺牲的先烈,也是在湮没他们的荣光。 我们只有远离这些“抗战神剧”,才能真正接纳那段残酷的 历史 。
近年来抗日神剧颇多,且呈爆发性增长。这些抗日电视据打着各种正面的名号,却将那段艰辛的 历史 逐渐 娱乐 化,千奇百怪的桥段不断涌现。有些故事情节看了简直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我们不禁自我反问,当初在抗战时期,这一切都有看起来这么顺利吗?当然不是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异常艰辛的,无数英烈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今天这美好的生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细数一下,那些在抗战剧出现的违背 历史 的错误:
很多抗日电视剧为了表现某些 情感 ,总会设置一些惊人的战斗场面。诸如:在阵地战中,抗日队伍前拜访了一排排马克沁重机枪,还有一排排轻机枪。甚至于当敌方飞机前来空袭时,某位男主角奋起反击,扛着轻机枪便把飞机突突了。还有某些电视中出现了现代狙击枪等等。
在这样的情节中,首先武器的数量错误,再者武器的功能被夸大了,以及武器出现的年代错误。
在某些电视剧中,由于各种不负责、以及 历史 知识的缺失,导致剧中人物所穿的衣服出现了错误。无论是敌人的着装还是我方人员着装,与 历史 真实情况出现了偏差。
比如说服装的制式错误,服装整洁程度还原不够,服装质地过于现代化等等。
在某些电视剧中,演员顶着一头的发胶饰演某位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指挥员,当战斗结束后,衣服干干净净的,发型也一点没乱。
这些演员不禁让人怀疑,这究竟是抗战片还是偶像片?
近年来抗日战争电视剧总是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各种雷人桥段频出。这些电视剧不顾 历史 客观,盲目追求艺术表现,简直觉得观众是个文盲。演员也不够专业,光从外表就让人跳戏。
所有的抗战片都有 历史 性错误!1:打冲锋都是在子弹消耗完了才开始的,不是动不动就冲锋的。2:手枪是自卫的武器,不是战场武器。3:红军、八路军几乎是没有一水的新衣服的,都是有色差的打补丁的,首长也不例外;就是国民党的部队除了中央军也是很难有一色新衣服的。4:中国的部队除了地方军都是南腔北调的。5:日本部队除了长官可以带家属外,部队是没有女人从军的,慰安妇除外。6:日军从来没有单独出来作恶的,他们也怕死。先想到这些,欢迎指正。
狙击枪就是编出来的。我说的是每个连队都会出现一个神枪手,而且手持的是一支狙击步枪。且不说那时八路军的武器是如何的简陋,就是那样的狙击步枪也是听都是听不到的。而且军装都是绝对整洁,据老兵回忆,那时穿的都是百姓的衣服,能穿到军装得等待机会。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还排除了抗日神剧《便衣大队》,于是就出现了包子雷的荒唐可笑的情节。
我不想说太多,这些剧除了“抗日”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什么情节,服化道,一看就假。太多的细节了,要是一样一样来说的话,怕是要写本书。
抗日剧英雄的威力强过奥特曼,抗战变言情,枪支玩穿越。
日军没有那么好打,日军曾在战争前期叫嚣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如果不是几场大会战以及地理纵深,真的是有可能实现的,国军遇到日军大部分时候战损都是十分惨重,,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无限贬低日军战力,即使这样可以引得观众拥有更大的爽感,但是这是对中国战场死难军人的极端不尊重。
枪支器械穿越,明显不可能出现在当时战场的武器大行其道,子弹数量无限,感觉只要有个枪口就可以当加特林。
吹毛求疵,无论抗战还是其他方面的电视剧都是 娱乐 节目,又不是什么纪实片,有必要要求那么高吗?倒好像是你要显示一下自己的 历史 知识的渊博。
最常见的 历史 错误,就是认为鬼子很容易打。
实际上,恰恰相反。
日军是非常难对付的部队。
就抗战期间来说,日军的装备比国军优秀十倍甚至百倍,训练也更为严格和科学,后勤补给好过十倍,战斗意志也非常顽强。
不要说国军,其实就是美军这么强大,打垮日军也花费了长达4年的时间。哪怕德军已经垮台,日军还有坚持了4个多月,最后吃了原子弹才投降的。
从电影《平原游击队》看日军强出一截的战斗力
作为一个写了12年抗战 历史 的人,萨沙深知日军战斗力。今天也不想多说,就拿电影《平原游击队》电影为例,听萨沙说一说吧。
对于日军战斗力如何,大家看看老电影就一目了然。
著名的《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地雷战》之内,多拍于五六十年代,里面的日军均不是笨蛋。我们今天就拿电影《平原游击队》为例。
百来个鬼子控制一个县
李向阳带着自己的游击队,还有县大队区中队这类武装配合,才能和驻扎在县城的松井部队周旋。
我们看看鬼子头头松井。
明眼的观众都看得出,松井是什么人。
他只是一个中队长而已。
什么是中队长?就是八路军的连长,一个中队不过一百多人。
根据电影中,日军几次集结行动来看,日军这个中队似乎还不满一百人。松井直接指挥的部队,始终只有2个小队七八十人,另外的部队可能需要驻扎在县城其他据点,不能移动。
而李向阳的游击队加上区中队县大队,少说也有五六百人,对抗的不过是日军百把人而已。
当年冀中一个县城有多少老百姓?至少有上万人,大县城都有几万人。区区一百多日军,就能够控制这么大的县城。
数字似乎不太好看,真的就是那时候的 历史 。
有人问,为什么电影不夸大一些?这是因为《平原游击队》电影拍摄在1955年。当时观众绝大部分都是过来人,知道真实 历史 ,知道日军的厉害,甚至很多人经历过五一大扫荡。
电影乱夸张,老百姓一眼就会嗤之以鼻。
有意思的是,《平原游击队》曾经翻拍过,时间是文革时期的1974年。
那个时候的松井就升官了,成为了大队长(团长)。
第一个站起来的松井
《平原游击队》和其他的电影也不同,他塑造了松井中队长的形象。
松井可以说,是鬼子的缩影。此人狠毒、凶恶,但颇有头脑、作战勇敢顽强、武士道精神十足。
大家注意几个片段。
在一次战斗中,面对游击队的射击时,日军官兵全部卧倒。然而,指挥官松井是第一个站起来的,还挥舞军刀高喊:前进!
谁都知道,这时候子弹横飞,谁先站起来就极有可能中弹送命。
松井却敢笔直的站起来指挥(注意笔直两个字)。
这不是电影夸大,真实的日军基层军官就是如此。
日军基层军官,如小队长之流的伤亡率,是普通士兵的好几倍。
为什么?作为日军的军官,必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无论怎么危险,小队长也要比士兵勇敢,不然就没有资格带队。
老兵藤原彰多年后回忆:作为见习小队长进入冀中时,他的中队长就派了一个士兵特别盯着他。为什么?就怕他没有经验,一打仗就当先冲锋过去被打死打伤。
日军很需要基层军官,不愿意让他刚刚来就伤亡了。
虽有一个士兵盯着他,第一次作战还是没拦得住,挥舞军刀的藤原彰仍然冲锋在最前面。他的对手,就是八路军。
日军誓死不降
整部电影中,俘虏了一些伪军,日军官兵从没有投降的。
被优势八路军团团包围的时候,松井也没有考虑投降,反而一刀劈死了准备逃跑或者投降的中国翻译官(劈的好,劈死丫的)。
李向阳破门杀进来的时候,松井是拿着刀准备切腹自杀的。
明明自己手上只有刀,那边是八路军几十人,松井也不愿意投降。松井做自杀性攻击,被李向阳打死。
这个场景并不是电影的夸大。
在整个抗战甚至二战中,被俘日军是非常少的,绝对是列强中最少。
驻印军在缅北歼灭日军精锐18师团2万多人,俘虏的日军才几百人,基本都是伤员。至于军官更是几乎没有,俘虏最高军衔的仅仅是一个通讯兵大尉。
日军死守每一个阵地,守不住了就撤退,撤不了就拼死战斗或者自杀。
百团大战中,日军也是如此,甚至让八路军很钦佩。
松井很狡猾
《平原游击队》几乎是在斗智,而不是斗力。电影中,松井却很不好对付。
李向阳刚刚开到县城附近,松井就准确判断他的落脚点是存有军粮的李庄。松井当晚就迅速发动进攻,没有被李向阳的虚张声势迷惑。
松井包围李庄后,李向阳围魏救赵,打掉了附近一个伪军炮楼。
正常来说,松井应该会去救援。他却非常狡猾,根本不理会。
无奈之下,李向阳又去将县城的军火列车炸掉,这才调走了松井。
没想到,松井迅速杀了个回马枪,再次突袭李庄屠杀老百姓。
如果不是李向阳不顾一切,出动数百主力攻打县城,李庄老百姓差点被屠杀殆尽,更别说保不住公粮。
就是这样,包括孩子小宝子和老人老秦爷在内的很多群众,仍然被松井残杀。
可见,松井是非常狡猾的,还颇有军事素养,不容易对付。
事实也是如此。很多八路军老战士都认为,鬼子的凶残是其次的,主要是狡诈。这也就是:鬼子不鬼,还叫鬼子吗?
新四军的将军们认为,鬼子学习能力非常强。初期鬼子对于新四军的游击战打法很不适应,连连吃亏。不过,日军很快就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改变作战模式,新四军如夜战和小部队长距离奔袭一些法宝就逐步失效了。在抗战后期,鬼子大体适应了游击战。
最后
同等数量下,八路军战士究竟能不能打过鬼子。
即便抛去武器装备不谈,萨沙认为是不能。
在抗战前期中期,只要能来中国的日军,全部受过严格军事训练。
别的不谈,日军条例规定,新兵入伍后,步兵每月步枪射击子弹不得低于150发,每年每人射击不得低于1800发。
这样一来,日军结束1年的军训时,三分之一人可以成为优等射手,其中颇有些夜间100米外打香烟头的特级高手。
而八路军实战射击训练,是多少发子弹?
萨沙告诉你,不到20发。
就算是后羿转世,也绝对不可能实弹射击20发,就成为厉害的射手。
即便你曾经是奥运会金牌射手,想要保持射击技术也必须经常不间断射击练习。如果一段时间不练,水平立即下降。
单单就射击一点,八路军就和日军存在差距,这也是客观的差距。
八路军最强调的射击尚且如此,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
就算是平型关战斗中,我们和日军辎重兵拼刺,也是几个围着拼一个。
此战,我军以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日军800多人,自己伤亡也绝对不亚于敌人。要知道,参战的日军大部分是辎重兵、 汽车 兵、文职等非战斗人员(很多压根没有枪)。我军则是精锐部队,骨干全部是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用毛泽东的话来说个个可以当班长排长的。这才勉强打个平手,如果遇到的是日军野战部队,又会如何?
既然说 历史 ,就要尊重 历史 ,要写出客观 历史 。
前几日追了抗日谍战剧《密查》,是以1938年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中将高参宣侠父被害案为 历史 背景的。剧中无论是西安行营主任、军方(第17军团)、军统和中统特务们,都称呼蒋介石为“总裁”,这是非常离谱的叫法。纵观这些年的抗战剧和谍战剧中,对蒋介石的称呼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历史 错误的一塌糊涂,也没个军事顾问给把把关,今天就给这些导演和编剧们普及一下。
蒋介石在国民党政权里的职务是不断变化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正式的称谓,也有内部约定俗成的叫法。从1926年起蒋介石担任北伐军总司令,仍兼黄埔军校校长,1927年8月第一次下野,复出后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并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民政府主席,直至1931年底第二次辞职下野。在这五年时间里,他的官方称谓应为“蒋总司令”或“蒋主席”。
他下野期间林森代理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1932年初第二次复出后,考虑多方面因素并未拿掉林森,而是出任改组后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并掌握实际权力,因此国民政府主席始终由林森担任,一直到林森于1943年辞世,蒋介石才重任国民政府主席。抗战胜利后他把“行营”改成“行辕”就是此意,前者是代表军委会的委员长行营,后者是“国民政府主席行辕”。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常会”曾经推举蒋介石为海陆空大元帅,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统帅部,并授权蒋介石组织战时大本营行使统帅权。但蒋介石经过考虑认为,中日之间并未宣战,不应设置大本营,因此这个“大元帅”只当了20天就无疾而终了。其后将军事委员会扩建为抗战最高统帅部,委员长行使全国军队最高统帅之权。
而所谓“总裁”的名头始自1938年4月,国民党四中会议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但这个职务在当时并未广泛使用,原因有二:其一这是国民党的党内职务,不宜应用于政府和军队的官方称呼中;其二时间已严重滞后,在此之前委员长的称呼已经叫开。
因此从1932年到1943的十二年间,尤其是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蒋介石的正式职务和称谓都是“蒋委员长”,或许也有部下简称为“委座”,但此事缺乏考证。像《密查》里的中统叫叫总裁还说得过去,西安行营、野战部队军事主官和军统特务们,称呼“总裁”是不合规矩的,因为这些都是“军事委员会”的下属单位。
《密查》的 历史 背景发生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和1938年的“宣案”时段,之所以说西安方面的军政人员称蒋介石为“总裁”非常牵强,是因为这个党内职务虽然听起来很牛,但在当时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国民党的“党权”也不在蒋的手中,他也不甚稀罕,正确的称谓就是“蒋委员长”,名称虽不拉风,却是战时最高统帅的专称。
蒋介石真正并且必须称为“总裁”则实在是源于无奈,即1949年元旦第三次下野时,他辞去了“总统”一职,由李宗仁代之,而军事委员会也在抗战胜利后取消(改组为“国防部”)。蒋介石等于是没有了任何官方职务的一介平民,但是他又要出来活动和搞事情,怎么办呢?只好摆出了党内职务“总裁”,但这个职务并非国家元首的含义。
1949年10月在广州的一次谈话中,对蒋幕后操盘早已怒火中烧的李宗仁上来就说:“今天我是以国家元首的身份与你谈话的”,蒋介石也得正襟危坐。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蒋介石是不会启用“总裁”这个字号的,它对于领导政府和军队终究是名不正而言不顺,也因此从1949年年底开始,蒋介石不断派人过话、甚至让白崇禧相劝,希望李宗仁主动辞去代总统之职把位子还给他。
李宗仁既不辞职也不赴台,蒋介石无奈于1950年操纵选举给自己恢复了“总统”职务,并且一口气连任四届。而所谓的“总统”是1948年国民政府搞什么“行宪”的产物,它既是政府首脑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但在大陆期间,蒋介石的这一官方称呼仅用不了不到一年,不过《北平无战事》考察的很仔细,发生在1948年的事情,称呼“总统”是准确的。
所以说,抗日剧中对蒋介石和军事最高当局的称谓,只能是委员长和军委会,居然还看过有称为“国防部”的抗日连续剧(比如特种兵深入敌后等等),这完全是闭着眼睛乱喊。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若干非正式称呼,比如黄埔嫡系将领惯称“校长”,身边幕僚私下里以“老头子”代称,而美国人史迪威的称谓最为刻薄:“花生米”。
新亮剑野狼峪伏击战
有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面皮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士兵,满载士兵的卡车竞有几十辆 ……日军的卡车开得很慢,先头车似乎在谨慎地做搜索前进。随风传来日军士兵的歌声:朝霞之下任遥望,起伏无比几山河,吾人精锐军威壮,盟邦众庶皆康宁,满载光荣啊,关东军。
懂些日语的赵刚脸色候变,轻声道: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驻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关东军。兵力有两个中队,和咱们的兵力对比差不多是一比一,干不干?李云龙注视着开近的车队,牙一咬发狠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干!敌人把胸脯送到咱们的刺刀尖前,咋能把刺刀缩回来?李云龙一挥手,和尚拉响了预先埋好的地雷。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日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几乎全落在潜伏战士身上。
路边的枯草在一瞬间被掀开,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出现了。部队潮水般冲上公路,顷刻间,身穿黄色军装的人群和身穿灰色军装的人群便绞做一团。
训练有素的关东军士兵在突如其来的打击前迅速做出反映,他们嗷嗷地嚎叫着从车上纷纷跳下去,哗哗地拉枪栓声响成一片,黄澄澄的子弹从枪膛里跳出来,迸在地上,训练有素而又墨守成规的日本士兵,百忙中也没有忘了在白刃战前按《步兵操典》退出子弹。就这么一眨眼的停顿,有几十个日军士兵手脚稍微慢了些,被独立团的刺刀捅个透心凉。
这是场硬碰硬的肉搏战。双方杀红了眼,刺刀相交的铿锵声,枪托击中肉体发出的闷响声,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两架日军的零式战斗机超低空掠过,日军驾驶员发现,下面的公路上密密麻麻的人群绞在一起,灰色和黄色相杂其间。飞行员紧按机枪发射钮的手松开了,飞机一掠而过。
按照战前团党委的决定:团长、政委应坚守指挥位置,绝不允许参加白刃战。
这条规定实际上是冲着李云龙去的,李云龙也郑重表了态,坚决遵守团党委的决定。
可战斗一打响,他和警卫员都进入了兴奋状态。李云龙三下两下就把单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团长光了膀子,警卫员自然没有穿衣服的道理,和尚也把衣服一甩,拎着红缨枪冲上去。赵刚制止不及,见两人已冲进敌阵,一时也按捺不住,和他的警卫员小张一齐拎着驳壳枪冲出去。
好一场混战,军人的意志、勇气和战斗技巧的完美结合。八路军l15师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师长,未来的元帅曾得出结论:敢于刺刀见红的部队才是过硬的部队。
身穿单薄夏装、顶着刺骨寒风的独立团一营,以破釜沉舟的决死精神面对强敌,在和对手兵力相等的情况下率先发起攻击进行了一场惨烈的白刃战,这在当时的中日战场上也实为罕见。
李云龙的第一个对手是个日本军曹,他不像别的日本兵一样嘴里呀呀地叫个没完,而是一声不吭,端着刺刀以逸待劳,对身旁惨烈的格斗视若无睹,只是用双阴沉沉的眼睛死死盯着李云龙。两人对视着兜了几个圈子。也许日本军曹在琢磨,为什么对手摆出一个奇怪的姿态。李云龙双手握刀,刀身下垂到左腿前,刀背对着敌人,而刀锋却向着自己,几乎贴近了左腿。日本军曹怎么也想象不出以这种姿势迎敌有什么奥妙,他不耐烦了,呀的一声倾其全力向李云龙左肋来个突刺,李云龙身形未动,手中的刀迅速上扬咔嚓一声,沉重的刀背磕开了日本军曹手中的步枪,一个念头在军曹脑子里倏然闪过:坏了,他一个动作完成了两个目的,在扬刀磕开步枪的同时,刀锋已经到位……他来不及多想,李云龙的刀锋从右至左,从上而下斜着抡出了一个180。的杀伤半径。军曹的身子飞出两米开外,还怒视着李云龙呢。李云龙咧开嘴乐了,这宋哲元29军的大刀队不愧是玩儿刀的行家,真是越厉害的刀术往往越简单。这招刀术是曾在29军大刀队干过的二连连长张大彪的绝活儿,李云龙也学会了,这招确实厉害。
--------------------------------------------------------------------------------
2 <亮剑>中最精彩的片段:野狼峪伏击战
少林寺出身的魏和尚根本不是当警卫员的料。他早把保卫首长安全的职责抛到爪哇国去了,只顾自己杀得痛快,他的红缨枪经过他改装,红缨穗足有二尺多长,枪杆是直径两公分的白蜡杆。这类极具古典风格的兵器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具有枪和棍的双重功能,在精通中国武术的和尚手里,这种兵器所发挥出的杀伤力是日本兵手中装着刺刀的三八式步枪没法比的。
崇尚冷兵器的日本军人的眼光都很敏锐,和尚一出场就捅穿了两个日本兵。他们马上发现这个对手不一般,顿时上来五个日本兵围住他。五把刺刀走马灯似的不停地突刺,根本不容他缓缓手,他猛地仰面朝天栽倒,日本兵们还没有醒过味来,和尚手中的枪杆呼啸着贴地一个360。扫膛棍,五个日本兵惨叫着栽倒。白蜡杆的力道之大,五个日本兵的踩骨全被扫断,圈外的日本兵大惊失色,纷纷围拢过来,和尚一枪刺入一个躺倒的日本兵胸部,身子借力来个撑杆跳,腾空而起,有脚已踢中一个日本兵的喉咙,脚上的暗器划断了日本兵的颈动脉,鲜血随着压力喷起半尺多高,而枪尖借体重把另一个日本兵钉在地上,三个日本兵再不敢轻举妄动,背靠背摆出三角阵以求自保。和尚手中枪杆一抖,两尺多长的红缨穗如铁拂尘一样扫中面对他的两个日本兵的眼睛。枪尖又一抖,从两个脑袋之间穿过刺入背对着他的日本兵后脑,和尚正要收拾剩下的两个,就听见啪,啪两声枪响,两个日本兵应声栽倒,他回头一看,见赵刚正扬着枪口吹气呢,和尚不满地说:政委,省点儿子弹行不?
要拼刺刀就别开枪,你看人家鬼子多懂规矩,子弹都退了,别让鬼子笑话咱八路军不讲规矩呀。赵刚叭,叭又是两枪打倒两个日本兵,嘴里说:废话,哪儿这么多规矩?只要能消灭敌人就行。和尚拎着红缨枪向格斗激烈的地方窜过去,嘴里低声挖苦道:政委枪法不赖,两三米内弹无虚发……赵刚虽然参加过不少次战斗,但这种硬碰硬的白刃战还是第一次碰上,对这种惨烈的搏斗显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眼前这种血淋淋的场面使他感到震惊。在他看来,日军士兵的身高虽普遍矮小,但几乎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都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无论是突刺还是格挡,手臂上都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爆发力。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土显出身材上的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悬殊,体现在单兵素质上,很使赵刚感到痛心疾首。但赵刚也同时发现,独立团的战士的确不同于别的部队,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一出刺刀就痛下杀手,很少使用格挡等以求自保的方式,招招都是要和对手同归于尽的意思。赵刚看见搏斗中不断地有战土被敌人的刺刀刺中,有的战士腹部已被刺刀豁开,青紫色的肠子已挂在体外,但仍然发着狠地将刺刀向敌人捅去。一个身中十几刀、浑身血肉模糊的战士,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双手握着砍刀卧在地上,只要见到穿翻毛皮鞋的脚就狠命地砍,有两个正在对刺的日本兵都在猝然及防中被他砍断脚腕,一头栽倒。看得赵刚眼眶发热、血脉贲张,他不停地用驳壳枪向敌人点射,二十发子弹顷刻间就打光了,若不是有经验的警卫员小张恰到好处地扣响了驳壳枪,一个日军少尉的刺刀很可能就把赵刚捅个透心凉。小张打空了弹夹,还没来得及换,一个日本兵的刺刀就捅进了他的腹部,这时,赵刚的驳壳枪又扣响了…
…二连长张大彪也是个闻到血腥味就兴奋的家伙。他是个颇具古典气质的军人,崇尚冷兵器。宋哲元的29军在国民党军战斗序列中,以人手一把大砍刀闻名于世,其前身西北军由于装备较差,不得不注重使用大砍刀进行近身肉搏。部队的训练科目中,刀法训练占有很大的比重。在29军中,由士兵提升为军官的人,必须是刀法上有过人之处的军人。
当年喜峰口一战,身为上士班长的张大彪一把砍刀砍掉四个鬼子的脑袋,被提升为排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在争夺永定河上的大铁桥时,29军何基丰旅和关东军展开肉搏,张大彪用大砍刀砍倒九个鬼子。后来29军南撤时,张大彪开了小差,他要回家安顿老母亲,谁知他家乡一带的村子都被日军烧了,老母亲也被烧死。张大彪埋葬了母亲,一跺脚便投了八路。从此,他见了日本人眼睛就红。
--------------------------------------------------------------------------------
3 <亮剑>中最精彩的片段:野狼峪伏击战
当地雷把关东军的第一辆卡车炸上天时,一顶被炸飞的日本钢盔从高空落下,正砸在张大彪的脑门上,锋利的钢盔沿把他的脑门砸开一个口子,鲜血顺着脑门流下来,把眼睛都糊住了。他打了多年的仗,连根毫毛都没伤过,从来是见别人流血,这次居然是自己脑门上淌血了,不禁勃然大怒。他用袖子在脸上胡乱揩了几把,拎着砍刀就冲了上去。
坐在汽车驾驶室里的一个日军少佐刚推开车门往下跳,张大彪的刀锋一闪,日军少佐的脑袋飞出了几米远。一个日军士兵刚从车厢里跳下来,脚还没站稳,张大彪一刀下去,他的右手连同三八式步枪的木质枪托被齐崭崭砍断,落进尘埃。日本士兵疼得抱着断臂嚎叫起来,张大彪又是一刀横着抡出,刀尖轻飘飘地从日军士兵的脖子上划过,准确地将颈动脉划断,鲜血从动脉血管的断处喷出。
李云龙正抢着鬼头刀冲过来,看见这一幕,不禁心疼起那枝被砍掉枪托的步枪来,便怒骂道:大彪,你狗日的真是个败家子,多好的一枝枪让你毁了,你是砍人还是砍枪?张大彪举着刀扑向另一个鬼子,嘴里抱歉地说:对不起啦团长,那狗日的手腕子咋像是豆腐做的?我没使劲儿呀?白刃战就像体育竞技中的淘汰赛,不到十分钟时间双方大部分人都倒下了,幸存下来的都是些刺杀高手了。一个身穿黄呢军服,佩戴中尉军衔的日本军官还在做困兽之斗。这个中尉是个中等个子,很壮实,皮肤白哲,长得眉清目秀,很年青却骁勇异常,一把刺刀使得神出鬼没,几个八路军战士把他围在中间,他竟面无惧色,呀呀地叫着,左突右刺,频频出击,几个战士都被他刺倒。李云龙大怒,拎着鬼头刀就要往上冲,张大彪扑过来拦住李云龙大吼道:团长,给我点儿面子,把这狗日的留给我…。他满脸通红,血脉责张,两眼炯炯放光,这是一种突然遇见势均力敌的对手引起的兴奋。李云龙挥挥手,张大彪感激地看了团长一眼,举刀扑向前去。
赵刚拎着驳壳枪从远处跑过来,见张大彪正和日军中尉对峙,举枪就要打,被李云龙拦住了:老赵,千万别开枪,咱们今天玩儿的是冷兵器,我李云龙不能让鬼子笑话咱不讲规矩。赵刚不屑地说:和鬼子讲什么规矩?我看你脑子有病,时间紧迫,快开枪打死这个鬼子,赶快打扫战场……李云龙固执地说:不行,白刃战有白刃战的规矩,我李云龙往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不能让鬼子笑话我的部队没拼刺刀的本事,这有损我的名誉。现在是单打独斗,大彪要不行我再上我就不信这小于还有三头六臂不成。高手相搏,胜负只在毫厘之间,张大彪和日军中尉转眼间已过了五六招,两人身上的军装都被刀锋划得稀烂,鲜血把军装都浸透了。张大彪的左胁和胳膊都被刺刀划开几道口子,不过那日军中尉也没占着便宜,他的肩膀和手臂也在淌血,尤其是脸上被刀锋从左至右划开一道横口子,连鼻子都豁开了。大砍刀和刺刀相撞溅出火星,发出铿铿的金属音。
李云龙两腿叉开,双手拄着鬼头刀在若无其事地观战,嘴里还啧啧评论着:这小鬼子身手不错,有股子拼命的劲头,还算条汉子。我说大彪,你还行吗?不行就换人,别他娘的占着茅坑不屙屎。张大彪把砍刀抡出一片白光,嘴里说着:团长,你先歇着,不劳你大驾了,我先逗这小子玩儿会儿,总得让人家临死前露几手嘛。
和尚拎着红缨枪不耐烦地催道:快点儿,快点儿,你当是哄孩子呢。这狗日的也就这几下子,上盘护得挺严,下盘全露着,大彪你那刀是干吗吃的?咋不攻他的下盘 ……和尚话音没落,张大彪一侧身躲开了对方的突刺,身子扑倒在地,砍刀贴着地皮呈扇面掠过,日军中尉突然惨叫一声,他正呈弓箭步的左脚被锋利的砍刀齐脚腕砍断,顿时失去支撑点,一头栽倒在地上。张大彪闪电般翻腕就是一刀,日军中尉的脑袋和身子分了家。
白刃战用了十几分钟就结束了。田野里横七竖八地躺满了血淋淋的尸体,像个露天屠宰场。300多个关东军士兵的尸体和300多个八路军士兵的尸体都保持着生前搏斗的姿势。
有如时间在一霎间凝固了,留下这些惨烈的雕塑。
赵刚的警卫员小张被刺中腹部,青紫色的肠子已滑出体外。赵刚抱着濒死的小张连声喊:小张,再坚持一下,要挺住呀……他的泪水成串地滚落下来,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李云龙脸色凝重地环视着尸体陈横的战场,关东军士兵强悍的战斗力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个脑袋和身子已经分家的日军中尉伏在沟边,李云龙对和尚说:别的鬼子尸体不用管,让鬼子自己去收尸,这个中尉的衣服不要扒了,好好把他埋了,这狗日的是条汉子,硬是刺倒了我四个战士,娘的,是个刺杀高手,可惜了。和尚瞪着眼表示不满:这天寒地冻的埋自己人还埋不过来,我还管他……李云龙也瞪起了眼:你懂什么?别看你能打两下子,也只是个刚还俗的和尚,还不算是军人,这小子有种,是真正的军人我就尊重,快去。是役,独立团一营阵亡358人,仅存30 多人。日军阵亡371人,两个中队全军覆没。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莜冢义男得到消息时正和下属下围棋,他先是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随后又暴怒地抽出军刀将围棋盘砍成碎片,他愤怒的是,穷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八路军竟敢率先攻击一流的关东军部队,他发誓有朝一日要亲手用军刀砍下李云龙的脑袋。
八路军总部传令嘉奖。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除传令嘉奖外,还赏李云龙团大洋两干元。远在重庆的蒋委员长对何应钦说:你去查一查,这个李团长是不是黄埔生?喂,军衔该是上校吧,军政部考虑一下,能否提为陆军少将?何应钦苦笑着说:委员长,人家共产党不认军衔,我听说,120师的贺龙把中将服都赏给了他的马夫……李云龙派人给楚云飞送去一把日军指挥刀和一副军用望远镜,还捎去一封信:楚兄,前日县城会面,兄待弟不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说,临别还赠予爱枪,弟乃穷光蛋一个,摸遍全身,无以回赠,不胜惶惶。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鄙团虽说游而不击近来也颇有斩获,一点薄礼,实难出手,望兄笑纳。弟云龙顿首。
楚云飞派人送来子弹五万发,信上写道:云龙兄,近闻贵团以一营之兵力全歼关东军两个中队,敌官佐至土兵无一漏网,贵团战斗力之强悍已在第二战区传为佳话。昔日田光赞荆轲曰:血勇之人,怒而面赤,脉勇之人,怒而面青,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荆轲当属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依愚弟之见,云龙兄率部以劣势装备率先向强敌发起攻击,并手刃敌数百人,实属神勇之人,愚弟不胜钦佩
士兵突击史今结局原著
1、史今在山里对抗赛后连队改革重组那时退役了。后来开了一个小五金店,结婚成家。这些是通过伍六一写给许三多的信里叙述到的,史今后来没有再出现过。
2、史今因为在帮助许三多成长的过程中,被许三多失误砸伤了手腕,训练成绩一直下滑,才被淘汰退役。
3、30集电视剧《士兵突击》,改编自兰晓龙小说《士兵突击》,由著名导演康红雷执导、兰晓龙编剧,王宝强、陈思成、段奕宏、张译、邢佳栋、张国强、李晨等主演,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华谊兄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以上就是关于士兵手腕异常是什么电视剧,电视剧 敢死队的全部内容,以及士兵手腕异常是什么电视剧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千搜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